《旅途》之七:得山水清幽之妙
(2014-05-25 19:35:49)
标签:
之二生活大爆炸不可不小动物原生态 |
分类: 散文 |
雨后的天空,风有些凉薄,云爬过了山顶;远山青黛,似一幅水墨挂在天边。空气中弥漫着青涩而湿润的味道,是负离子吗?肯定是的,面前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树的躯干、枝叶的尖端分明有一些养分渗透出来的,吸一口,胜佳茗。
还有水库。明珠一般镶嵌在丛林深处,水是碧绿的,绿得能冒出妖精来,柔媚一笑,轻而易举地俘虏你,一颗心便深陷在这明眸之中了。
搬一张躺椅,在门口坐着,随便看远处一个绿点,沉醉其中。周围出奇的静,静得听得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此刻,觉得自己的耳朵特别灵敏,如果有小动物在丛林里走动,仿佛也能听见。
而鸟声是唯一的,摸不到但一定存在着,它怕你寂寞,会突然跑出来跟你说话,不懂鸟语有什么关系,有一种意境叫共鸣。
这就是海拔500多米的岭头山,这样的地方很容易惹人惦念。
岭头山在新昌回山镇,有点远,山路弯弯,逶迤着盘过山顶,顶上新砌了房屋,种植了花草,还有原生态的叫“岭头春”绿茶。同学原是省城一名处级干部,早就下海了,如今又跑到家乡筹建中药材基地,仅两年时间,已见中药百草园的雏形。
三楼可以雅聚,临窗摆一茶桌,七八个人围着,取天然泉水一壶,用铁茶壶烧开,喝普洱品黑茶,不求茶道意蕴,只贪那点妙趣;一边有翰墨书香,兴致所至,或书或画,信手涂鸦。四周是群山,遍野尽绿,而窗就像一个画框,把山色风光框在画中了。猛然想起“窗含西岭千秋雪”这句诗,便想着下雪天不可不来,一不溜神,便沉溺在千秋雪的意境之中了。
原来,山间风光就是这般模样。难怪不断有人流涌向山村,往山顶而去,像鱼儿游入大海。
遍地翠绿的蟠龙山,也自有风韵。
蟠龙山离城近,想去随即成行,去多了也不厌。这是朋友的一处老屋,泥墙黑瓦,青藤缠绕,已荒废多年,现略作修理,室内置两口大锅,周围种些瓜果蔬菜,随手采摘便可做成一餐;取薪烧火,铁锅煮饭,米饭的焦香味从屋内逃出,闻着就迷上,末了,还要把焦饭留在锅底,用锅铲压扁揉碎成糊状,用火烧热,浇上冷水,放上一小撮细盐,煮成稀稠焦黄的薄粥,就是吊绝胃口的“泡饭粥”。
此地方圆一里无人烟,有一片森林一处瘦竹,田间地头种了蔬菜,还新增了樱桃林、无花果林,百米之外一清幽水库,树影横斜,雾气缭绕,恍若仙境。门前一棵百年杏树经年苍绿,偶结新杏,便引得文人墨客赋诗吟词。主人是文人,文朋诗友常有,书画墨宝不绝,所作皆与蟠龙山有关,几年间便集得诗文书画一卷,实乃蟠龙山一大幸事。
山水之妙,妙在可坐可歇,约三两好友,煮酒烹茶,谈古论今。或山间独坐,想一些漫无边际的往事;或什么都不想,就听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