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青荷
浙江青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15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途》之三:遇见日本

(2013-08-11 22:30:17)
标签:

旅途

池塘

回忆录

风俗

芬芳

分类: 散文

                                     

 

  只是遇见

 

一不溜神去了趟日本。

似乎与国内旅游没有多大区别,山水清明、人物清朗,更与江南接近些。只是干净,一尘不染,哪怕旮旯里的一间小屋,或是不起眼的小吃店,墙壁洁净、地板锃亮,没有阳光的日子,心里也会亮堂起来。

暗地里欢喜着的,是与中文形神相似的文字。说欢喜,是因为在国外,唯有日本的文字可以像中文一样读,即便读不来,至少可以把一个地名或是一件物品,猜出个大概意思。于是,心里不慌。

而且有着些骄傲。日本文化,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演变而来,不过他们更聪明,或者说更懒惰,把文字简化了,创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有的只消读一个偏旁就可以。

还有许多中国的传统和技艺,在日本都保留并继承下来。从中国引进的忠、勇、义、礼等诸多优秀品德,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武士道。比如丝绸,那是中国最早发现并使用的国家,却在日本颇负盛名,成为和服最高档的一种面料;再说,日本和服保留了中国汉服和唐装的模样,日本人的跪坐、女子的温良恭顺都是中国“克隆”过去的。

导游介绍说,日本文化,根在中国;忠孝之道,源自于孔孟之道。在日本,处处感受到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精髓。

风俗却是不同。

日本的泡汤文化可称一绝。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经典笑话,说的是一位外国人到日本友人家里作客,酒足饭饱之后,主人请他去泡汤,男男女女一家人都在一个浴池里,他自然随乡入俗。后来,一个一个都相继泡完了,只剩下他与朋友的女儿,这女子正值妙龄,自然悠闲地享受着温水的妙处,丝毫不见羞色。他于是春心荡漾,邀请女子去看电影。谁料女子一脸不悦:我跟你第一次见面,怎么能跟你去看电影?

哈,泡汤可以,看电影就不行!

在日本,泡汤是一种社交活动。每一缕白烟下,就是一口温泉。日本是个多火山的国家,有“温泉之国”的美誉,泡汤也就是泡温泉。 

温泉水滑洗凝脂。我常常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日本女子肤色白皙,天然出芙蓉,莫不是温泉滋润的?早年,影星山口百惠清纯的形象,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不是惊艳的美,而是温顺贴心,一种若有若无的柔,像微雨像轻风丝丝缕缕钻进人们的心里。

而这次日本之行,却没有见到貌美的女子,即使遇到几个穿和服的姑娘,不过如此。

于是去京都,一个叫花见小路的地方。

一条神秘的古街,恍若江南古镇模样,当然没有屋檐、翘角、廊桥,倒是木门栅和竹帘布幔,别有一番韵味。这一间间门面小巧精致,各有特色,挂着楕圆形的红灯笼,写上什么温习所、料理屋、茶室之类的招牌,悄然推门,先是满眼的绿色植物,一盆盆,一丛丛,从地上挂到墙上,显得十分温馨。

花见小路,从江户时代起就是整个日本最有格调的风月之地,也是目前为数不多尚能看到艺伎的场所。白天自然看不到什么,晚上才有舞妓出没。日本是开放的,色情消费堂而皇之。

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章子怡曾在此拍过电影《艺妓回忆录》。原来,最美的女子来自中国。

来,也只是遇见。

 

 

                              那山那水

传说中的富士山,无遮无拦地跑到我眼皮底下了。想象中的这座山,一直有着饱满的喜欢,一些神秘,一些潮湿,无缘无故地梦萦着。 

有人说:日本的富士山好像是一位气质优雅的古典美人,轻轻地走出历史的帷幕,展现着无尽的风韵与内涵。

圆润柔和,充满张力,眼前的富士山颠覆着我对山的感觉,碰撞着内心涌动的情绪。在中国,壮阔山川,奇峰异石,高山的形象在于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而这座圆锥型的独立峰体的山,主峰尖挺,山麓呈现弧度优美的裙摆,成熟圆润,一种欲说还休的味道。

富士山,有着它的朦胧和神秘。身材高挑,颜值很高, 3776的海拔成为日本最高山峰,山巅白雪皑皑,像一顶精致漂亮的帽子;山腰间云雾飘渺,似白纱缭绕,若隐若现。若要见得裸山,确是非常难得。

遇见,应是有缘。到了五合目的地方,标高2305,风徐徐地来,天是阴的,富士山不远不近,似乎触手可摸,又远在天边。抬眼望去,刚刚还是青绿的、明净的山,突然间飘来云雾,不是大朵大朵的,而是连绵的、轻盈的薄云,抽丝般从山里拔出来,一缕缕升上去,然后与天上的云连在一起。

惊异于它的神奇,只一会儿功夫,这云雾又奇迹般地消失了。

只是这个瞬间,我就迷恋于它了。空气清新湿润,苍茫的绿披在山上,让人想起“孤清佳绝”几个字来。如果非要找个美人来代替,我想肯定是杨贵妃,丰腴的体态、雍容的气质,绝世佳人一个,让人爱之怜之。

而在富士山下,有一个叫忍野八海的地方,有“日本九寨沟”之称。这名字听起来怪怪的,其实,忍野是一个乡村,八海是八个池塘。呵,突然发笑,日本真是小,池塘也看成海了。

这“日本名水百选”之地,自然以水闻名。据说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经流经地层过滤而成,那清冽的泉水从忍野的八个地方涌了出来,叫御釜池、底无池、铫子池、浊池什么的。“八海”池池相连,溪溪相通,清澈见底,水里的游鱼,有黄的、红的、黑的,游到哪个位置都一清二楚。

记得拍过一张照片:我在岸边,身后是一池黄色的鱼,大约有十来条,它们错落有致,有的横在水面,有的歇在水下,悠闲自得,快活得紧。仔细看去,一条鱼在几米深的地方也能看出个大概来。

淡水泉其实不淡,是一种淡淡的甘甜,有纯正的井水味道。小时候我住乡下,村里有一口10多米深的井,绳子一圈圈放下去,水桶提上来,一股凉气朴面而来,那水清亮亮的,喝一口醒脑清肺,爽,简直爽极了!

如此鲜活的水,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了。在日本遇见,味蕾再次激活,居然不知身是客,道是寻常农人家。

夕阳慢慢地落了下去,那一面面明镜似的水面,清幽安静,深处的蓝透出来,是最原始的寂寞和清冷,偶尔鱼跃点点,水波荡漾,刹那间生动起来,就像南方的山间女子,遇上好心情,顾自唱起了山歌,那份情韵,那种芬芳,弥漫在富士山下,那个明媚的地方。

 

  

《旅途》之三:遇见日本

《旅途》之三:遇见日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