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诗人潘丽萍

(2012-08-01 08:22:03)
标签:

潘丽萍

新昌

花朵的内伤

gb2312

楷体

文化

分类: 散文

      五月初的时侯,朋友王银灿给我带来一本潘丽萍赠送的诗集,诗集的名称叫《花朵的内伤》,我即惊又喜,立马便读了起来。银灿希望我能写点感想,但我有些犯难,因为这些年我对诗歌的练习基本属于荒废状态,即便偶尔有几句,感觉也已经是找不到北了。要是在这样状态下,去谈自己读诗的感想,对诗人是很不尊重的。

     我一直以为,写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诗人化了大量的心血,大量的时间出一本集子,要不是有种精神存在,本身就是件亏本的卖买,如果自己再满嘴跑火车,图一时痛快,说不到点子上,又违背初衷,还不如像普通的读者对诗人心存感激的好。但接下来,我又有些犯难,潘丽萍是个很真诚的诗人,这些年,交往虽不多,聚一起也没几回,但她的善意、平和与坦诚,让人感到她心域清明,如同她的网名“清荷”,倘说我没一点想法,这几乎没人相信。事实上,前些年潘丽萍就出过一本散文集,没记错的话是在2009年,叫《女人有味》,也是银灿带来的。这是一本很好的集子,反映现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一些自身的日常锁碎,文风活泼清醒,精致风趣,但又写得漫不经心,个中品性活脱是散文中的一支清荷。当时,就想说点什么,至少写封信感谢一下,谢谢她还记得我这么个人,结果我是个吹肥皂泡的人,满天的泡虽好看,但经风一吹,便灭了。现在,手头又多了她一本诗集,如果再不吭声,用新昌话说;“介囊响动扭古尼!”,就是一点没礼貌。用银灿的话说,“做人太认真,死是最好的选择”,这话是最明白不过了,做人不能矫情,真诚就好。但在三十六湾,我没有注册,是个外来户,连暂住证都没有,所以,只好借用银灿的平台,唱一下洋戏,权当传递消息,就说;赠送的诗集收到,感谢潘丽萍!


开过的,或正开着的花朵都很美

包括她们的身世令人迷恋

但不是所有的开放都有结果

就像相爱的两个人不一定结成连理

内伤在心,却一再保持沉默

就连凋零,只是一声默默的叹息


这是一个以静态生命世界再现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宁静的生命形态,从开始到结束,从生到死,它们都按照自然的节律走到生命尽头,然而它们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立的生命姿态,或热烈,或奔放,或在秋风中挺拔招展,或在风雨摧折中淡然时光的流逝,这是花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

这是潘丽萍的诗,是我当初从银灿手中接过诗集,读《花朵的内伤》时的第一感觉,作为诗集的书名,它引起我的注意。说实在的,当时我并不看好,觉得书名太直接了,不过,等读完这首诗时,我却突然改变了原先的想法。我感到生命的无奈与死亡的阴影一直离我们不远,特别读到她写的最后一节,这几乎已感知了个人的内伤,诗人说;“最后的花瓣一定要掉下来的/最后的一滴眼泪也要掉下来的/流连红尘,热爱土地/世间最美的风景都已入画/最后的飞落,以怎样的姿态谢幕/都是美”它让我想起《红楼梦》黛玉葬花时的思想情愁,但它更让我想起一种脆弱与现实残酷的撞击,尽管它“都是美”的,但“花”的美是无力的,“花”的美是毫无反抗的,它只能接受现实对它的蹂躏、摧残,直至毁灭。而人性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现实重压下采取承受而没有抵抗,甚至连呐喊都没有,就像她诗中所说的“世间最美的风景都已入画”,唯有你没有,唯有你,在凋零时“只是一声默默的叹息”,这是花的悲歌,也是人性悲剧体验的悲歌。然而,诗歌没有流露出在现代文明重压下所产生的一丝一毫的反抗与不满,它只有给人以一种淡淡的,不经意的,试图极力淡化的忧伤。

这是诗人的品性,也是一个成熟女性用智慧涵盖的诗句,我想个中滋味读者自会根据自已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去领略,但我相信潘丽萍是个具有综合品质的诗人。十多年前,我读过她的诗,尽管里面有某种相似的气息,但两种不同阶段的人生磨砺与体味,只会让她的思想更加沉甸,而富于光芒。《一个人的舞蹈》是一首质感强烈,个性鲜明的诗篇,它重塑的孤傲、又略带一些任性的生命个体,这个个体让我们回到了生命最初独立的本源。它即是诗人的写照,也是女性独立精神的写照。诗是这样说的;


水静得没了声息/风儿/请停住脚步,不要说话吗/我会把所有的一切/都烂在污泥里/你看不见/看不见我的眼泪/看不见我的悲伤/我能够做到笑靥如花/在水之上,清冷而孤寂的/莲之舞

那从前是回不去了/时光的手很绝情/不拾旧风,新雨也不送/我守着一亩方田/莲裙撑开,新绿初绽/我独舞/不要风的鼓掌/不要水的助喊/沉默是今夜的挽歌/在音乐躲藏的夜色里/遗忘竟是这样的宁静


它即是诗人的写照,也是女性独立精神的写照。

在这本《花朵的内伤》诗集里,有很多优秀的诗篇,我选两首做为读后感,只证明诗集给本人有些启示。如有朋友有幸得到这本诗集,我祝福你,因为在诗集后面有一篇很好的解读文章,是冷吟写的,有益我们对潘丽萍诗歌的认识。


匆匆



                                                楼乃天2012年7月20星期五于人鱼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