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青荷
浙江青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15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绸故事》之四:旗袍,旗袍

(2012-06-20 22:42:53)
标签:

朱文颖

中国

旗袍

宋体

《花样年华》

文化

分类: 散文

    那么典雅高贵,那么精致华美,唯有丝绸。

如果说,丝绸与瓷器、长城、山水画一样代表着中国,象征着中国文化,那么,丝绸与旗袍应该是绝配。用旗袍来阐述丝绸,或温婉柔媚,或神秘含蓄,或张狂时尚,可以演绎得淋漓尽致,美艳绝伦。

看过《花样年华》的人,一定为张曼玉着迷。她穿着丝绸做的旗袍,万种风情、摄人魂魄,让人有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欲望。影片从头至尾氲氤着一种暧昧,每一次眼神的交流,每一次漫不经心的对话,每一次擦肩而过的忧伤,都弥漫着欲说不休、若隐若现的旗袍诱惑。

高领削肩、柳腰款摆,华丽的面料体贴温和,柔柔地亲吻着女人白皙细腻的肌肤。这个穿着旗袍的女人,在夜上海的灯红酒绿里,在清风明月间摇曳生姿,洒下一地魅惑。

旗袍女人,就这样被你征服。

其实,旗袍属于袍服中的一种,它是从满族旗人的袍服演变而来,而满族女性的长袍就成了人们常说的“旗袍”。古戏里的女人服装,清朝的最没有美感可言,特别是高到腮边的立领,又硬又土,还有那宽宽大大的剪裁,掩盖了婀娜多姿的腰身;更令人纳闷的是,这旗袍下摆是不开衩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上世纪初,这旗袍迎来了别样春天。汉族人相对比较开放,不仅把领子开低了,而且把下摆开衩了,你看这多有创意啊!而改良后的旗袍大得男人欢喜。男人看女人,无非是想多看一点,看深一点,看到想看又不能看的部位。那旗袍高高的开衩直至大腿,男人的目光绝非脚踝,肯定是开衩的最上方,继而可以联想,可以心动。

男人都说好看的旗袍,女人同样为之倾倒。年轻作家朱文颖特别喜欢旗袍,她有60多件旗袍,自信自己穿旗袍好看,这位苏州女子现居住处上海,说话细巧,阴柔优雅,写作时也穿着旗袍,“不过很多旗袍我都摆在那里看的,衣服不一定要拿来穿的。”

由朱文颖而联想到张爱玲,她们的苍凉、柔迷是那么地一致。张爱玲曾用“束身旗袍,流苏披肩,阴暗的花纹里透着阴霾”来描写上海上世纪40年代女性的时尚穿着,而她笔下的女子,包括她自己,这一个个旗袍女子,哪一个不是玲珑有致、入骨三分呢?

旗袍演绎了中国女人特有的风情,她是丝绸和女人的完美结合。在江南三月的意境里,浸染着唐诗宋词的幽怨,似乎有手捧《红楼梦》的古典女子施施然走出来,目光娴静,气质优雅。一袭旗袍,或温婉,或浓烈,销魂蚀骨,撩拨人心,仿佛一阙花间词,迷醉了多少女人心?

寸领,斜襟,琵琶扣,窄窄的腰身,精致玲珑,就像定窑的耸肩瓶,妩媚风流,偏又有矜持地冰清玉洁。穿旗袍的女子“眉梢眼角都是风情”,都有掩不住的风流挥洒而出。

“白底的缎面旗袍上引着大多大多盛放的锦绣球,那红得如火的锦绣球衬得女子的皮肤更加白皙柔嫩。加上旗袍合身的设计更加凸显了女子妖娆的身段,裙边的剪裁令女子光滑的腿若隐若现,随着她走路的步伐带出性感的弧度。”
   
请看,这样的旗袍美人朝着我们款款走来,那些久远的年代,那些泛黄的记忆,簘声一般轻轻地划过湖面,如留声机搁上针尖,细细唱出一些经典。此刻,窗外梅花正开,暗香销魂,又一个浅雪黄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