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南岩山

(2007-09-04 06:03:33)
标签:

杂谈

 

大约一亿年前,当这群石头从海底缓缓升起时,就注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它们甚至来不及转动一下身躯,变换一下姿势,就这么被永久地留在世间,用它们赤裸的背脊,造型成一座千古不变的山峰。

南岩山位于浙江新昌县城西部凤凰山、赵婆岙两村附近,距城约二公里。山体奇伟,崖壁陡险,遥望如巨舰涌翠浪、灵鳌腾红霞;近见朴面霞壁千仞,岩壑幽深;大小洞穴,数以百计,构成千姿百态的“石窟世界”。而那些危崖钓台、石窟古寺、奇洞祥云、岩穴仙泉的奇景,似乎在叙述着一桩桩神话传说、历史旧闻。现在,让我们逆着历史的来路向过去追溯。

相传这里是东海遗迹中的神山,南岩下是海门,大禹治水时东注积沙成岩。站在岩下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岩壁上砂石磊磊,如筑墙状,还依稀有几粒螺蚌壳(化石)镶嵌其间,用物触之,纷纷而落,在洞穴里还能找到鱼骨的化石。

古钓台也称任公子钓台,是南岩山景观一绝,可与富春江严子陵钓台媲美,而其高峻开朗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然,这里曾流传一个美丽的神话:当时会稽(绍兴)一带为浅海,南岩为南岸,任公子以大钓和巨绳,把五十条野牛作为诱饵,投竿东海,一年后,终于有一条大鱼食之,牵巨钩,只见白浪滔天,潮涌千里,声惊鬼神。任公子得鱼,制成腊肉,楚越百姓均可饱餐……

千载须臾沧海桑田,远古的神话和诗人关于南岩山的咏唱早已湮没,坦荡的海底化作田畴旷野摇曳着绿树红花。

沿着那条库塘罗列、松林满坡的小路,穿过千年古枫、秀竹萧萧的甬道,拾级而上,就到了南岩寺。这里没有香火庄严、禅房幽深的气氛,没有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景象,更没有达官贵人光临的显赫场面,寺院宁静得象一口青苔封衍的古潭,几位象清泉一样朴实而透明的看门老人告诉我们:南岩寺是最早的石窟古寺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唐宋时有八百僧众,唐明皇闻其名,曾在此映水塑貌。据说,新昌是先有南岩寺后有大佛寺的。而今,僧人远去,遗迹尚存,只有那佛殿、僧房、碑刻不时地闪烁着曾经旺盛的香火。

南岩寺石窟内,自岩隙渗出清泉一缕,久旱不涸,俗称“仙人泉”。游人品尝之余,莫不称道不亚于虎跑泉和开台山矿泉水。南岩寺上方,高岩突兀,危崖压顶,崖壁间有扁平岩穴名为玉女机,传说有仙女居上织锦,每当岁末有布三丈六尺自洞垂下,供僧人作衣。

南岩最有趣味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奇洞怪洞。最大的洞就是南岩寺洞窟,南岩寺西侧的月光洞却小得精巧,日间草木相伴,夜晚明月同辉,洞崖外悬一瀑布,轻洒细流,平添一份诗情画意。在“兵舰山”有一个形如蟹状的化云洞,洞外香枫林立,松涛奔涌,季节变化之时,不进有团团云霓飘忽,看似洞中吐出,洞名由此而来。化云洞分上下二层,建为铁佛寺,相传济公斗蟒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绕过大洞水库,到小舍山,这里四面环山,如在井底,丛林深处,隐约见大洞高悬碧岩之上,据说有人在这里发现鱼的牙齿(化石)。此外,还有外大里小、外高里低却深不可测的蝙蝠洞、柯岩洞、小洞等……

看过了南岩山、南岩的石、南岩的洞,甚至南岩的路,那亘古的宁静与庄严又一次随着萧索的秋风扑面来,7000万年前的海浸时期滔滔大水直逼会稽,注入新嵊凹陷盆地,使之终年积水,成为湖泊,而湖泊中的泥沙等逐渐沉积,形成砂砾岩,这就是处在湖盆东南边源的南岩山原型。

纯净透明的兰天上,飘来飘去的云朵,一层层一叠叠,与山头上的树梢融在一起,仿佛野嶂穿空,拂来林间几分轻寒,牵来天边一片淡霭,在轻轻波动的山林中,不时露出一堵青色或赤灰褚色的石岩,形、色、质都充满了凝重的神韵。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南岩山从亘古走来,它还要走向怎样遥远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