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容一首《一棵开花的树》,属于十六岁的青春梦,一不小心会迷翻大把少男少女。“为赋新词强说愁”,那愁,轻轻浅浅,储存着梦想的快乐。五百年的等待,“我”开花的美丽,一切为了“你”啊!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缘分来了,在五百年的最后一天,“你”来了,却又走了,那一地落英,是“我”五百年的泪啊!这就是痴心女孩痴心等待的结局。
一段抓不住的爱,自始自终是一个人的舞蹈,无人理会,这样的坚持用尽了一生甚至几世(听说故事还在继续,女孩今生变树,来生变老太,再来生变石头甚至玉石戒指)的光阴。其实,变成树的那个女孩,在最初见到那位白衣少年时,就认定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人,只是她羞涩没敢走上前去,而是回家让父亲去寻找这个少年。于是,女孩和少年就那样擦肩而过。不幸的是,女孩化了几世的时间去等待少年,而少年却一脸茫然,不知道这段爱情曾经来过。
不管是诗还是故事,优美得有些辛酸。几千年的传统婚姻束缚,女人总是被动地接受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如果自己有了意中人,还不能说出口,只能偷偷地想,以至思念成疾。如今世道变了,女人成了“半边天”,可羞羞答答的德性还在摆谱儿,明明心里藏着那个人,爱他爱得心口发疼,却偏偏装作若无其事,或视同陌路,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他能感受到自己的爱,能够主动开口,捧着鲜花而来。这些女人,宁愿相信“千年等一回”的神话,而不想抛弃矜持,追求自己爱和幸福的权利。
爱情需要两个人共舞,才有滋味。缘分安排了相识,然后相知相爱,结果却不一定,曲终人散也是常事。面对怦然心动的爱情,你会怎么做?是低头擦肩而过,还是大胆地说出来?擦肩而过的爱情就像席慕容笔下的“开花的树”,独自守候,望穿秋水,好似感情的自娱自乐;而大胆表白可以是鲜活可人的爱情,开到涂靡,就算失败,也会安然。所以,爱了,就大声地说出来,别给自己沉默的理由,爱情经不起等待。毕竟,爱他就要让他知道;除非,你不爱。
席慕容比泪更沉重的诗告诉我们,一棵树的爱情看起来很美,用一生的幻想和希望在营养自己,但背后的孤独落寞又有谁知。所以,有了爱情你就喊,如果瞻前顾后,用世俗观念约束自己,那一棵开花的树,再活一万年也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