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读书笔记及个人一些看法
(2015-08-01 23:47:16)
标签:
大数据读后感书评 |
分类: 读书有感 |
维克托·尔耶·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前瞻性地指出,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作者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作者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在书中展示了谷歌、微软、亚马逊、IBM、苹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最具价值的应用案例。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大”不是说几千几百万这样的大量级,而是指整体或全部数据,与之相对应的是小数据,小数据采用随机抽样的分析方法,而大数据则采用所有全部数据的方法。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探索解释现实世界,采用全部数据是无疑是一个思维上的重大转变,这个转变之所以可能是以当今计算机、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带来另外一个重大的转变,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往往发生在两个看上去不会有任何关联的事物,比如飓风和蛋挞、健身和汽车等等。
本书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比如利用航空公司以往顾客的所有航行记录来预测票价的涨跌,从而告知人们什么时候购买机票最划算。作者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概率说话,不是精确无疑,大数据容忍不和谐甚至是错误的数字存在,以此区别以往的”小数据“时代。在这里我不太认同作者的论证观点,学过统计学的同学都知道,小数据时代的随机抽样方法其实也是在用大概率说话,并未追求精准。
大数据并非毫无害处,滥用大数据的结果是导致“数据独裁”,使人成为数据的奴隶,失去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说警察去逮捕一个将要杀害妻子的男人,“我以预防犯罪科的名义逮捕你,你即将在今天谋杀你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