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对静息电位的影响
标签:
转载 |
(09江苏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A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C中神经递质通过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D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借助突触完成的。
(09山东8)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C.低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了钠离子的内流引发了动作电位的原理。未刺激时电位相同,所以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选项正确。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只是在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低Na+海水中的大。所以D正确,C错误。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钠离子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所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
此题图像表明在不同的Na+浓度下,静息电位相同,这不就和江苏考题矛盾了吗?
解析:
1、离子通道有许多种, 而根据其门控机制不同,又可分为非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等。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非门控通道与电压门控通道有关。
简单的说可以使这样:
这时膜电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膜内外钠和钾的浓度跟最初相比呈现相反的状态
在接下来,在钠钾泵的作用下,每次有3个钠泵出,2个钾泵入,这样钠和钾的浓度又恢复了最初的分布状态。
因此,影响动作电位的是钠入膜,影响静息电位的是钾出膜。
大量实验证明,当细胞外K+浓度降低时,静息电位增大;相反,膜外K+浓度增高,则静息电位减小,而改变Na+的浓度时则不影响静息电位值。这表明静息电位主要由K+的平衡电位所决定,或者说,膜内K+向膜外扩散并最终达到内外动态平衡的水平,是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左明雪主编)
网友
2、同理,兴奋状态时,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大,对K离子的通透性小。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引起。钠离子内流受两种力量的作用,本身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使钠离子有内流的趋势,而膜内外的电位差(外负内正)可以阻止钠离子内流,当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的时候我,钠离子不再内流。所以,膜内外的动作电位就和膜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有个数量关系,这个数量关系也可以用南斯特公式表示。当膜外钠离子增大时,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增大,所以,动作电们增大。也就是动作电位主要取决于膜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而和K离子浓度差关系不大。
3、老师们的误解:误解1增大膜外钠离子浓度,膜外的正电荷多了,静息电位增大。这是错误的思维。首先,当膜外钠离子浓度增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