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失语?如何表现呢?

标签:
失语健康 |
分类: 医药食物与健康 |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特定区域的损伤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丧失或低下。
根据损伤的位置和临床表现,失语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以下是失语症的主要分类及其临床特征:
一、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
1. 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的Broca区。表现为口语表达困难,患者能理解但难以表达,言语不流畅,语法简单,常常出现表达受阻的现象。
2. Wernicke失语(感觉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的Wernicke区。患者理解听觉和视觉语言的能力下降,语言表达流畅但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词汇,错语较多。
3. 传导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缘上回或深部白质内的弓状纤维。表现为复述困难,虽然理解良好,但难以准确复述出听到或看到的内容。
二、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
病灶位于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交界区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区,特点是复述相对好。
1.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Broca区的前、上部。口语表达困难,但复述相对保留。
2.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颞顶叶分水岭区。理解障碍明显,语言表达虽然流畅,但内容难以理解。
3.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分水岭区,同时存在表达和理解障碍,表达困难更为严重。
三、完全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外侧裂周的语言区域。所有语言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几乎无法通过口语或书写进行有效沟通。
四、命名性失语(健忘性失语):
病灶位于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命名障碍明显,患者能理解和表达其他语言功能,但难以命名物体和概念。
五、皮质下失语:
(1)基底节性失语:病灶位于基底节,靠前表现类似运动性失语,靠后表现类似感觉性失语,病灶大时类似完全性失语。(2)丘脑性失语:病灶位于优势半球丘脑。主要表现为音量较小,语调低,听理解和复述相对好,可有错语、找词困难。
六、纯词聋和纯词哑:
1. 纯词聋:一般与优势半球颞横回病变有关。对声音的感知正常,但不能将声音转化为语言;
2. 纯词哑:一般与中央前回下部或其传出纤维受损有关。能发出声音但无法表达实际意义。
七、失读症:
是一种语言性的阅读障碍,特指大脑解码文字过程出现的障碍,而不是阅读所依赖的注意、记忆、视空间等非语言性高级神经功能损伤引起的获得性阅读障碍。可以分为失读伴失写、失读不伴失写、额叶失读症、失语性失读四种。
八、失写症:
指脑损害引起原有的书写功能受损或丧失。可分为失语性失写,非失语性失写,过写症三种。
这些分类和临床表现是基于大脑不同区域的损伤,反映了失语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每种类型的失语症,治疗和康复策略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