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南通过1700万亿高铁计划,不靠中国还能靠谁?

(2025-02-07 14:20:33)
标签:

越南

1700万亿高铁计划

财经

分类: 工程技术与生态休闲
越南批准1700万亿高铁计划,不靠中国还

不想跟中国合作!越南通过1700万亿高铁计划,不靠中国还能靠谁? 
万物喵知道 2024-12-05 20:13 河南

越南,一个充满活力与抱负的东南亚国家,正怀揣着一个宏大的梦想:建设一条连接首都河内和南部经济中心胡志明市的高速铁路。

这条全长154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钢铁巨龙,计划于2025年开始勘测,2027年动工,并最终在2035年实现通车。

它承载着越南人民对现代化的渴望,被视为国家经济腾飞的引擎,以及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

这条南北高铁,并非一蹴而就的灵感闪现,而是经过了长达18年的酝酿和筹备。

2006年起,越南就开始着手这项工程的初步计划,并且过程中还经历了不同国家的竞标以及方案的不断优化。

但时至今日,项目依然未能落地,其原因错综复杂,如同一个难解的谜团。

资金短缺就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高达670亿美元的总投资,相当于越南GDP的近五分之一,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越南计划分三个阶段投入,试图减轻财政压力,但即使如此,巨额的资金需求依然令人望而生畏。

还有就是技术瓶颈,越南在高铁建设上经验不足,主要依赖外国技术支持,像日本、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技术强国,对越南提出的一些过分要求并不太感兴趣。

他们或是顾虑成本过高,或是对东南亚市场兴趣寥寥,或是对技术转让持谨慎态度,使得越南难以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

此外,合作模式的争议也如同暗礁一般,潜藏着风险,越南除了寻求贷款和转让技术,还希望合作方能将高铁行业的全部配套体系一起提供。

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策略,让潜在的合作伙伴望而却步,也使得合作之路充满荆棘。

更为严峻的是,越南国内也存在着反对的声音。

有些人觉得花大价钱投资高铁没必要,觉得现有的公路和航空交通已经足够用了,把钱投在高铁上可能是在浪费资源,甚至可能影响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一部分人则对建设过程能否顺利表示担忧,越南基建历史上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让他们对高铁项目的未来充满疑虑。

最后,那时间紧迫感就像是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剑,越南打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初期讨论和线路调查,预计2027年开始动工建设。

这种紧凑的时间安排,对于一个缺乏高铁建设经验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与中国京沪高铁长达12年的前期论证相比,越南的计划显得过于仓促,也让人对其可行性产生怀疑。

二、合作之路:机遇与阻碍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舞台上,越南的高铁梦如同一条蜿蜒的小溪,寻找着通往大海的出口。

几个潜在的国际合作伙伴,如同几座桥梁,连接着越南的梦想与现实,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全球有名,这看起来很适合越南借鉴。

日本新干线主要运行于温带滨海平原和山地,与越南的热带雨林地貌存在显著差异,其运行特点并不完全适用于越南。

2010年,日本和越南谈过高铁合作,但因为成本太贵,这个项目后来没成,这事儿也让日本对再次合作比较小心了。

尽管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机构表示愿意提供优惠贷款,但能否最终达成合作,仍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作为全球高铁建设的领军者,拥有成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相对低廉的造价,无疑是越南的另一个重要选项。

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远超欧美国家,并且在多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实施过类似项目。

可中越两国之间的历史纠葛和地缘政治因素,使得合作之路并不平坦,中国之前帮越南建河内轻轨,因为工期拖后腿、成本超预算,闹出了不少麻烦,这事儿也让今后的合作显得不那么顺利。

日本、中国之外,德国和法国在高铁领域同样技术高超,他们主要看重欧洲的市场,对东南亚的大规模基建项目兴趣并不大。

因此,越南想要获得他们的支持,也并非易事,尽管潜在的合作伙伴存在,但合作之路依然充满荆棘。

资金缺口、技术转让、国内分歧和地缘政治风险,如同几座大山,横亘在越南高铁梦的面前。

资金缺口是最大的难题。

67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即使越南能够争取到国际援助,如何平衡不同投资方的利益,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若中国介入越南的建设,美国和日本等国会不会因此对越南施加压力呢?

这都是越南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在谈技术转让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遇到阻碍项目进展的情况,越南希望通过高铁项目掌握先进技术,但技术转让往往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合作方能否接受这样的条件,仍是一个未知数。

越南国内的分歧也加剧了合作的难度,支持者认为高铁是越南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反对者则担心高铁项目可能成为政府的“烂尾工程”,最终成为全民的经济负担。

这种分歧不仅影响项目的实施,还可能对越南的政治稳定产生长期影响。

地理上的不稳定因素同样很重要,不能忽视,越南地处东南亚战略要地,其高铁项目的选择,必然会牵动周边国家的敏感神经。

如何处理好与各国的关系,维护地区稳定,也是越南需要面对的挑战,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影响下,越南的高铁合作之路,注定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博弈。

越南能否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跨越合作的障碍,最终实现自己的高铁梦,还得拭目以待。

审慎评估,务实推进

越南高铁梦的实现,不仅需要雄心壮志,更需要对现实进行审慎的评估和务实的推进,时间安排、资金筹措、技术能力和合作模式,都需要经过仔细的考量和论证。

首先,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值得商榷,越南计划在2027年正式开工,并在2035年建成通车,这意味着一期工程需要在十年内完成。

与其他国家的高铁建设经验相比,这个时间表显得过于紧凑,中国京沪高铁从项目前期论证到正式开工,历时14年;即使是基建实力雄厚的中国,建设一条1318公里长的高铁也耗时3年多。

越南的铁路建设经验相对匮乏,在十年内完成一条1541公里长的高铁,其难度可想而知,越南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前期论证和线路勘测,这也显得过于仓促。

高铁线路勘测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两年时间难以完成如此复杂的工作。

其次,资金筹措的现实性也面临严峻考验,即便分期投入,670亿美元的投资对越南来说压力也不小。

越南的钱袋子不太鼓,单靠国内的钱很难搞定高铁建设这事儿,寻求国际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但能否找到愿意提供巨额贷款的合作伙伴,仍是一个未知数。

即使能够获得贷款,高昂的利息和还款压力,也可能对越南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技术能力跟需求不太对路,这让人挺不安心的,越南在高铁建设上,技术经验不足,主要依赖国外技术支持。

即使能够通过技术转让获得部分技术,但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投入。

越南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是否真的能独立建设并维护高铁,这一点还有待商榷。

总之,得重新考虑这种合作方式是否真的管用,越南希望通过“一揽子”方案,获得资金、技术和产业链的全面支持。

虽然这种想法挺完美,但实际操作起来挺难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轻易将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拱手相让,尤其是在高铁这样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领域。

越南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合作模式,寻求更务实的合作方案。

未来走向的关键

面对重重挑战,越南需要在雄心与现实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是坚持高标准,追求一步到位的高铁梦,还是降低条件,寻求更务实的合作路径?

要是越南坚持高要求,不放松对技术和产业链合作的标准,可能会让那些想合作的伙伴望而却步,高铁项目可能就难以实现了。

高昂的建设成本和漫长的建设周期,也可能拖累越南经济,得不偿失,如果越南选择务实合作,降低条件,平衡各方利益,则更有可能吸引合作伙伴,推动高铁项目的落地。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