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与实施路径智能制造IMS
(2024-11-17 12:18:06)
标签:
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智能制造ims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黄奇帆: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与实施路径
智能制造IMS
2024年10月21日 17:00 北京
新质生产力提出了一个逻辑内涵,主要讲这个时代以及当下为什么要把新质生产力的推进作为一个重大战略,直到“十五五”,乃至今后 50
年都要把这件事当作头等大事,这其中有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新质生产力是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和必然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GDP 的增长从 1980 年的 2000 多亿美元到 2020 年 18 万亿美元,总体上涨了 90 倍,这么大一个经济体持续的高增长,是人类近几百年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此项成就的取得,归功于我们 40 多年里对资源、资金、劳动力的巨大且不断投入。但是发展到现在,这种高速模式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持续的结构状况。资源投入方面,在“十四五”规划里提出了一个明确目标,中国经济发展要源头减量。也就是资源消耗及单位消耗量要下降,能源节能减排消耗要下降。目标是力争到 2035 年,单位能耗、单位资源消耗下降到世界均值。力争到 2050 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时候,单位能耗、单位资源消耗达到发达国家的均值。资金投入方面,从 1948 年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到 2013 年的 65 年间,中国的广义货币(M2)达到了 100 万亿。2013 年到 2020 年,7 年新增了 100 万亿的 M2,到 2023 年年底,M2 是 292.27 万亿,今年 1 月初达到了 300 万亿,中国货币发行的速度和规模实际也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可持续的状态。什么意思?如果在 20 年前,经济比较低迷,政府、银行一年调控当中增加了 1 万亿、2 万亿的 M2,股票涨了,房产涨了,商品市场价格也在涨,GDP 涨 1 个点、2 个点、3 个点。但是现在一年增加 20 多万亿,GDP 增长却很慢,比如去年就有 20 多万亿 M2 的增加,但股市没涨,房市、商品都没有涨,钱在银行的账上悬着,银行的钱也到不了老百姓手中,到不了企业手中。看着货币觉得像通货膨胀,看着市场又觉得像通货收缩。所以再靠原来的模式不断投放货币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那么敏感,不可持续了。---------------------------------------------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中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GDP 的增长从 1980 年的 2000 多亿美元到 2020 年 18 万亿美元,总体上涨了 90 倍,这么大一个经济体持续的高增长,是人类近几百年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此项成就的取得,归功于我们 40 多年里对资源、资金、劳动力的巨大且不断投入。但是发展到现在,这种高速模式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持续的结构状况。资源投入方面,在“十四五”规划里提出了一个明确目标,中国经济发展要源头减量。也就是资源消耗及单位消耗量要下降,能源节能减排消耗要下降。目标是力争到 2035 年,单位能耗、单位资源消耗下降到世界均值。力争到 2050 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时候,单位能耗、单位资源消耗达到发达国家的均值。资金投入方面,从 1948 年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到 2013 年的 65 年间,中国的广义货币(M2)达到了 100 万亿。2013 年到 2020 年,7 年新增了 100 万亿的 M2,到 2023 年年底,M2 是 292.27 万亿,今年 1 月初达到了 300 万亿,中国货币发行的速度和规模实际也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可持续的状态。什么意思?如果在 20 年前,经济比较低迷,政府、银行一年调控当中增加了 1 万亿、2 万亿的 M2,股票涨了,房产涨了,商品市场价格也在涨,GDP 涨 1 个点、2 个点、3 个点。但是现在一年增加 20 多万亿,GDP 增长却很慢,比如去年就有 20 多万亿 M2 的增加,但股市没涨,房市、商品都没有涨,钱在银行的账上悬着,银行的钱也到不了老百姓手中,到不了企业手中。看着货币觉得像通货膨胀,看着市场又觉得像通货收缩。所以再靠原来的模式不断投放货币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那么敏感,不可持续了。---------------------------------------------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后一篇:投资百科: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