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营收破200亿,吸引“耐心资本”

标签:
爱尔眼科营收破200亿吸引“耐心资本”股票 |
分类: 公司个股 |
5月24日,北美各大院线新上映了一部好莱坞电影《SIGHT》。这部华人励志电影的原型,即美籍华裔眼科医生王明旭教授,一位在全球眼科享有盛誉的顶级专家。
乍一看外形酷似导演李安的王教授,还有另一重身份——美国爱尔CEO。2017年,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王明旭眼科中心并入爱尔眼科体系,成为爱尔国际化版图的重要一环。
“目前,海外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10-15%,我们希望未来能有进一步突破。”
5月21日,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长沙,爱尔眼科召开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谈及公司的海外市场开拓,董事长陈邦透露,将加大海外拓展的力度,重点考察并购标的的三大因素:能力、品德、业绩。
和往年一样,在长沙爱尔眼科中心国际会议厅举行的股东大会,坐满了近两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研究员和媒体记者。
一年前,就在这个国际会议厅,2022年度股东大会现场,陈邦面对台下数百名参会者公布计划——未来三年,爱尔眼科将在实现能力倍增的基础上,推动业绩同步增长。
2023年,该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爱尔眼科交出业绩答卷:全年营收203.67亿元,同比增长26.43%;归母净利润33.59亿元,同比增长33.07%,恰好完成业绩任务量的三分之一。
相较营收突破200亿大关,陈邦更看重的是另一个经营“里程碑”——2023年总诊疗数量超过了2000万人次。
“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是爱尔眼科的初心。”陈邦表示,公司将持续强化医疗与服务质量、加速下沉市场布局,助力健康中国计划实施;加大力度投入科研创新、积极拓展全球布局,为人类眼科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来参加爱尔眼科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很多都是持股多年的老朋友。会后的合影环节,围拢来的有白发苍苍的爷爷辈股东,也有从内蒙古远道而来的“套马的汉子”。
现场成为合影吉祥物的金牌董秘吴士君颇为感慨,在他的眼里,这是一群看好公司未来的“耐心资本”。
“我很感动”,陈邦坦陈,过去一年,公司的股价变动让股东们损失不小,但在今天的大会上,管理层更多收到的,是股东们的理解、支持与信任。
谈经营发展:百年爱尔,增长确定
做还是不做?作为爱尔眼科的起家之业,改善视力摆脱眼镜的屈光手术,具有一定的“可选消费”特征。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公司的屈光手术业务能否持续增长,成为了现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会以新的、突破性的技术支撑整个屈光业务的发展态势。”总裁李力表示,公司将持续引入新技术推动产品升级,通过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的方式,持续扩大市场占比并维持较高毛利空间。
2023年,爱尔眼科在屈光领域引入了TECNIS®Toric II、普诺明全视®Max、Vivity IOL等一大批新研发的人工晶状体,有效维持了集团临床医疗水平的先进性,进一步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需求。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