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路破解养老难题

标签:
中国平安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股票杂谈 |
分类: 公司个股 |
“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养老服务。”3月8日,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表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发挥市场作用,发展银发经济;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再度成为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13次提到了“养老”这个关键词,另有7次提及老年人相关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等。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有60岁以上人口2.97亿,占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2.17亿,占人口比重15.4%。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摆在国人面前,在我国“9073”养老格局下,90%以上的老年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展养老金融既是国家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指引,又是面向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布局。中国平安铭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发展养老金融摆在公司战略的突出位置,发挥“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优势,持续探索具有平安特色的养老模式,联合行业机构建立平安居家养老的团体标准,为破解“中国式养老”难题贡献平安力量。
把养老服务送上门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一向以年轻著称的深圳市,也面临着一定的养老难题。目前深圳老年人已经超百万,早期进入深圳的“拓荒牛们”也进入退休阶段。
为满足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需求,2021年,中国平安开始布局居家养老,同年10月启动深圳、南京服务试点。2022年3月,平安居家养老完成了8大场景、300余项服务的上线准备;2022年9月,对外发布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秉持“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的核心价值主张,通过“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对接“10大(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为长者提供高品质的居家养老建议解决方案。
平安居家养老事业部供应商运营团队副总经理姚瑶介绍,深圳虽然是年轻的城市,但老年人群规模增速明显,预计2035年将接近300万人。伴随老年人口的增多,深圳地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急迫;同时,作为快节奏的都市,白天独自居家的长者很多,子女也会担心长者的居家安全;此外,长者对于康复以及护理、助餐等上门服务需求也十分强烈。
深圳罗湖区的陈女士是平安居家养老项目的首批客户,她今年89岁,2021年5月她不小心从床上摔下,摔伤后下肢无力,行动不便,需要持续的康复服务。当时,正值中国平安居家养老康复服务上线初期,陈女士成为体验客户,参与了整体服务流程的评测,对平安的康复服务表示认可,后来继续购买了平安居家养老“无忧护”康护服务,并选择了定制化服务。
据悉,平安居家养老服务通过专业专家团队和管家平台,为每一位老人量身定制专属方案。陈女士的女儿郑女士有医疗背景,掌握康复知识,在康复师上门服务过程中,她观察到其服务十分专业,所以持续复购。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