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印世纪难题:亚洲水塔失衡,或影响近19亿人,印度已尝苦果

(2023-12-05 21:54:38)
标签:

亚洲水塔失衡

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

分类: 财经时事

亚洲水塔失衡

中印世纪难题:亚洲水塔失衡,或影响近19亿人,印度已尝苦果 
春秋纪史 2023-11-18 23:59 河南

【文章内容来源于读者投稿】

文|亓钦

编辑|亓钦

超出很多人预料之外的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目前正在加速融化,给下游国家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影响,而印度则是首当其冲地。

印度最近就遭受了严重洪水的袭击,南达德维冰川断裂造成大面积损失。但实际上,这还只是冰川融化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的一个最初的开始。

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冰川被认为是“第三极”的突然消失,将对依赖雪水的数亿人口造成巨大影响。

大量冰水形成的“冰湖”也带来了巨大的下游洪水威胁。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速度前所未有,它的融化究竟会给东亚和南亚国家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青藏高原冰川融水对亚洲河流的补给作用

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势高峻,气候寒冷,积雪终年不化。

拥有众多冰川和高山湖泊。这些冰川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众多大河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在过去的古代汉族人曾把青藏高原比作“天上洪水决口”,而在科技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则亲切地称其为“亚洲水塔”。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达到约5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南极和北极的极地冰川,是全球第三大冰川聚集区。

其储水量约为9万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中国两年的总径流量。这些古老的冰川产生的融水,源源不断地补给了发源于此的众多大河,包括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等主要河流。

与此同时也补给了地跨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13条主要河流。

可以说,青藏高原冰川对亚洲众多河流的形成与壮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的整体变暖,青藏高原的气温也持续增高,导致冰川加速融化,冰川融水逐渐增多。这样一来,冰川对于亚洲国家的供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例如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色林错湖的面积,在过去50年已经增加了近一半,从原来的1667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389平方公里。

而著名的纳木错湖的面积也在稳步扩大,湖水增加量中,有超过一半来自冰川融水的补给。

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太久的时间,这些发源自青藏高原的大河会得到更多的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含水量将进一步增加。

冰川融水对下游河流至关重要。首先就是其水量大且较为稳定。冰川融水不像暴雨那么短暂集中的,而是在夏季一个较长的时段内稳定释放,这对下游防洪也尤为重要。

其次冰川融水质优甘甜,富含矿物质,是非常宝贵的淡水资源,对下游数亿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冰川水的战略价值也日益凸显。

但与此同时,冰川融水量的增加也会对下游地区的气候水文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广袤的高原湖面会吸收大量热量,成为一个巨大的“加热源”。

再者就是会影响东亚地区的气温和天气系统,融水量增加也可能导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风险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国家有必要加强跨境合作,统筹调配冰川融水这一跨国资源。

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带来负面作用

冰川融化除了能对亚洲河流进行补给之外,与此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的链式反应。

高原湖泊水域急速扩张,导致湖水盐分含量大幅下降。高盐湖泊中的动植物已经适应了高盐环境,但盐分降低后,它们无法在新环境中生存。

如青海湖中的盐生微生物因盐分过低而大面积死亡,这些微生物原本是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它们的死亡导致依赖其生存的动物数量骤减。

一些原生活在高盐湖中的鱼类也因盐分降低而无法适应,大量死亡。

湖水泛滥也对周边草原形成了严重的冲刷和侵蚀。大面积牧场被毁,成为牧民的生存压力。

有相关消息表示,部分牧民的收入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生活出现困难。如果湖泊进一步扩张和泛滥,可能会让更多牧民失去谋生手段。

此外,冰川融水还影响到了交通基础设施。2018年,青藏铁路和公路就曾几近被上涨的可可西里湖泊淹没。

类似情况一旦出现,将直接威胁沿线居民的出行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加固易受冲击的关键节点,保障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冰川融化还在加速恶化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冻土层融化。大量冻土暴露在空气中,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

同时,随着冻土的融化,道路、铁路等建在冻土上的基础设施面临严重的塌陷风险。相关国家有必要加强合作,研究减缓冻土融化的对策。

更严峻的是,融化的冰川给下游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水量,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包括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出现了因冰川融水引发的特大暴雨和洪灾,造成了巨大伤亡和经济损失。

我国长江流域也面临类似的威胁。我们急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处理好这些负面作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及其连锁反应。

中印两国应对危机的反应

科学家预测,再过30年,也就是到2050年时,青藏高原近5万平方公里的冰川面积可能会缩水40%。一些大冰川甚至会消失大半。

这将导致高原地区的多条大河出现严重的降水。依靠这些河流的下游地区,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水资源危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压力,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将首当其冲地遭受冲击。

印度北部广大地区属于干旱气候,每年都处于严重的干旱之中。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印度北部可能会更加乾旱。

事实上,今年印度就已经遭遇了严重的水患。一场溃坝导致的泥石流,冲毁了印度北部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水电站。

针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环境,我们和印度都采取种种措施,以减轻危机的影响。

两国加强了对青藏高原冰川雪情的监测。中国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站点,全面掌握着冰川区域的水文变化。

印度也在迅速完善高原地区的气象雷达系统,用先进技术监测积雪量和融雪量。通过模型预测水资源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中印还在积极开展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调节跨地区跨流域的水资源分配,合理利用水电站进行水资源调节。

并积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如中水再生、地下水开采等。中印两国还签署水资源合作协定,建立信息互通共享。

共同推进三江源等重要脆弱地区的保护工程。退牧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改善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当前,中国与印度正携手并进,在水资源监测、调度配置、生态保护、低碳发展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气候变化给20亿人口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化解这一世纪性的挑战。水资源问题不仅影响中印两国,也关系到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大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