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郎:对标飞天,茅台迎来最强对手?

标签:
飞天茅台青花郎股票 |
分类: 公司个股 |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思考未来、布局未来。
文 | 华商韬略 毕亚军 张静波
2013年,茅台营收首次超过五粮液,白酒行业从此变了天。
如今,十年过去了,站在新的起点,很多人在问:下一个茅台会是谁?
【飞天神话】
茅台称王的十年间,中国白酒行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
高端化。
地域性和稀缺性,叠加文化、社交属性,让白酒天然就具备高端化属性。
茅台的成功,与高端化密不可分。
2003年,茅台酒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吨。时任茅台一把手的季克良,激动之余,也在想如何让茅台走得更远?
最终,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提高茅台酒价格,走高端化道路。
这个决定,让茅台在接下来几年,营收与利润比翼齐飞,并在2013年一举超越昔日酒王五粮液。
尽管一年前,国家严控三公经费,重创白酒行业。但随之而来的中产崛起、消费升级,取代公务宴请,助推茅台腾飞。
茅台的成功,也带动高端白酒对整个行业的挤压式增长。
从产量上看,自2016年见顶以来,我国白酒行业产量逐年下滑,但从销售额和利润看,却双双保持增长。
这意味着,整个白酒行业在加速出清,份额、利润在向高端及头部酒企集中。
事实上,就在茅台高歌猛进的同时,我国白酒企业数量持续减少。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965家,较2016年锐减613家。
行业大变局倒逼酒企变革。
过去五年,头部酒企都在向高端、次高端发起冲击,比如五粮液聚焦普五,泸州老窖聚焦1573,汾酒聚焦青花20,郎酒力推青花郎。
整个高端酒市场,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
但争夺战打了多年,到目前为止,在真正的高端市场上,依旧是飞天茅台一瓶独大。
凭着这一优势,2023年上半年,茅台在22家上市酒企中,以全行业5%的产量,一家独占了1/3的营收和近一半的利润。而飞天茅台高峰时总营收占比高达96.75%,2023年上半年也依然高达85.2%。
尽管飞天茅台牢不可破,围绕高端的争夺也并没有停歇,相反更加激烈。
就在上周,曾与茅台并称“赤水河畔姊妹花”,最近几年更以与茅台各具特色为目标打造高端酱酒的郎酒,就再次升级了自己的高端雄心,也给这场竞争带来新变数。
9月8日,第三届郎酒庄园会员节在郎酒庄园隆重举行。
会上,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发布《百年郎酒》总纲领,并特别提出了郎酒未来10年的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郎酒将实施新的“351”工程,即未来3年、5年、10年分别实现3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营收。
早在2007年,汪俊林就带领郎酒制定了一套“351工程”,即在一个区域市场集中3-5个事业部、3-5个经销商全力销售,使郎酒在3-5年实现销售30亿-50亿元,最终实现100亿元的销售目标。
这个目标在2011年就提前得以实现,提振了郎酒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郎酒又经过多年厚积薄发,最终提出新的“351”工程,朝着高端化,甚至更远大的目标迈进。
《百年郎酒》总纲领也是郎酒2017年强化高端战略之后,首次全面阐述公司的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并在营收、产储、产品矩阵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划。
而在产品方面,其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
明确将青花郎作为第一重要战略产品,并且提出了目标:在未来,以单品年营收500亿元为标准,成为飞天茅台之后的高端酱香酒新一极。
【酿好酒】
过去几十年,中国白酒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产量为王。彼时,全国白酒产量有限,山西汾酒抓住机会,通过大规模扩产,让名酒变民酒,一举称王。
到了90年代末本世纪初,五粮液照搬汾酒模式,大规模扩产,甚至比汾酒走得更远,先后推出买断和贴牌模式,由厂家生产,经销商贴牌销售。
最高峰时,旗下子品牌多达上千个。
如此众多的子品牌和全国性的经销渠道,也让五粮液起飞,取代汾酒,成为新的酒王。
这个阶段,最典型的特征是渠道为王。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