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最大财团美国摩根大通抄底碧桂园,震撼市场!

(2023-09-08 04:51:28)
标签:

碧桂园

美国摩根大通

抄底

房产

分类: 房地产与居家




全球最大财团美国摩根大通抄底碧桂园,震撼市场!
播报文章  智慧独角兽  2023-08-20 20:50 河南

近日,中国房地产巨头碧桂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面临着巨额债务和现金流断裂的双重压力。

 

 

然而,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却有一位“救世主”出现了,那就是全球最大的金融财团美国摩根大通。

 

 

据悉,摩根大通已经在8月14日以每股0.8435港元的价格增持了碧桂园1.71亿股股票,涉资约1.44亿港元。

 

 

这一举动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惊喜。摩根大通为什么要抄底碧桂园?碧桂园能否借此走出困境?这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摩根大通抄底碧桂园背后的逻辑

 

 

摩根大通是全球最大的金融财团之一,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业务涵盖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经纪、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

 

 

摩根大通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已经在中国设立了多个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参与了多项重大的投资和并购项目。

 

 

那么,摩根大通为什么要抄底碧桂园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摩根大通看中了碧桂园的低估值和高回报。碧桂园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拥有遍布全国数百个城市的项目和客户群体,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然而,在近期的财务危机中,碧桂园的股价暴跌了超过50%,市值缩水了近半。这意味着碧桂园目前的估值已经远低于其实际价值和潜力。

 

 

摩根大通作为一个精明的投资者,显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低价入场的机会。如果碧桂园能够成功化解危机,恢复正常运营,那么摩根大通就可以获得巨额的收益。

 

 

其次,摩根大通看好了碧桂园的转型和创新能力。碧桂园虽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但是近年来也积极进行了多元化和转型的尝试。

 

 

碧桂园不仅涉足了农业、餐饮、教育、医疗等领域,还投资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

 

 

碧桂园的创始人杨国强曾经表示,碧桂园的愿景是成为一个“科技+制造”的综合性企业,而不仅仅是一个房地产企业。

 

 

摩根大通对碧桂园的转型和创新能力有着充分的认可和信心,认为碧桂园有能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和增长动力。

 

 

最后,摩根大通看准了碧桂园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碧桂园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生死存亡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民生。

 

 

因此,碧桂园在面临危机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一些银行和信托公司也已经同意了碧桂园的债务展期或重组方案,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时间。

 

 

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和空间,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碧桂园正是以这些城市为主要市场的,因此有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

 

 

碧桂园能否借此走出困境?

 

 

摩根大通抄底碧桂园无疑给后者带来了一线生机,但这并不意味着碧桂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毕竟,摩根大通增持的股票规模相对于碧桂园总股本来说还是较小的,而且摩根大通也不会无条件地支持碧桂园。

 

 

如果碧桂园不能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那么摩根大通也可能会选择退出或减持。

 

 

那么,碧桂园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和风险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碧桂园面临着巨额债务和现金流断裂的压力。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碧桂园总负债高达1.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负债约占三分之一。

 

 

而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只实现了约30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远低于去年同期的近50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碧桂园在偿还债务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口。

 

 

其次,碧桂园面临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变化的挑战。近年来,中国相关部门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限制购买、贷款、销售、预售等方面的条件和数量,以及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和审查。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