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成长的核心战略解析:研发为底、生态为径、AI为翼

标签:
英伟达核心战略解析股票杂谈 |
分类: 公司个股 |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泰证券,王芳、杨旭、李雪峰)
1、英伟达:算力芯片巨头领跑 AI 时代
英伟达的产品创新和迭代从未止步。自英伟达成立以来,其经历了多个重要 的发展时间点。其中包括 1999 年推出全球第一款 GPU、2006 年发布 Fermi 架构、2012 年发布 Kepler 架构、2016 年推出 AI 加速器 Tesla P100 和 Volta 架构、以及 2020 年发布 Ampere 架构等。这些重要时间点的创新和进步, 为英伟达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横向拓展丰富业务产品线,实现“CPU+GPU+DPU”三芯布局。英伟达的
三芯战略侧重于在数据中心市场实现 CPU、GPU和 DPU 三类硬件的布局,
旨在全面提升竞争力,满足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等高端应用领域的 需求。CPU
的加入使英伟达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计算任务,尤其是那些需 要快速逻辑判断和高度并行处理能力的应用。而 DPU 则针对数据中心和网
络设备的需求,具有高效处理数据包和协议的能力,为英伟达的产品线增添 了新的价值。通过将 CPU、GPU 和 DPU
集成到同一平台上,英伟达可以 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计算解决方案。目前 CPU+GPU 的产品组合
获得超级计算中心的采用并即将广泛部署于大型服务器,三芯战略初显成效。
芯片架构是英伟达的技术核心,快速迭代的新架构为产品带来不断的创
新与升级。自英伟达 GPU 问世以来,其架构经历了多个重要发展阶段。 2006 年,Fermi 架构在 GPU
计算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Kepler 架构进 一步提高了能效比和 GPU 性能,并引入了动态并行处理技术。随后, Maxwell
架构实现了更加节能和高效的设计,Pascal 架构则引入了深度 学习计算中的 Tensor Core 和 NVLink
技术,以及更多的 AI 加速功能。 Volta 架构则实现了更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带宽,并引入了深度学习加速 器 Tensor
Cores V100。Turing 架构则进一步提高了光线追踪和图形渲染 性能,而 Ampere 架构则在 AI
加速、性能和能效方面实现了重要进展。 每一代架构的创新和进步,都为 GPU 技术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虚
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