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的三条不归路:小老板们是怎么致穷的?

标签:
民营的三条不归路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疫情三年,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以前是穷人叫穷,现在是做生意的富人也叫穷,叫得比谁都凄凄惨惨。
从大处说,是因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格局与国际环境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民营在经济下行,需求不足的环境下,逐渐失去了赚钱效应。全国民企利润总和,拼不过坐收利息的放贷银行;这当然很不正常。但是,对个人而言,杰克马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经济形势好,也一样会有人破产。
市场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具有必然性。当今世界,那些叱咤风云的名企还有谁在?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十年,小老板们注定短命,以中国目前的民营经济的环境论,平均寿命也就是三年,疫情三年下来,成批的企业倒下了,富翁成了负翁。
所以,如果你还忍不住想做富翁,一定要记住富人致穷的三条不归路,掂量下自己能不能穿越过去。
第一条不归路是创新
谁都可以创业,但不要以为谁都可以创新。
社会总是鼓励你创新,却没告诉你创新如同哥伦布环球探险,哥伦布成功了,而你的成功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我的一位朋友是学化工的,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外墙涂料,高耐侯性,十五年不褪色,而市场上大多只有四至五年的保质期,听上去不错吧?难度也不算高,请个博士就把配单搞惦了,信心满满,把全部家当都扔进去了。结果发现市场完全属于大牌涂料公司,你那配方对他们来说是小儿科,分分钟可以推向市场,人家不做是控制市场的盈利节奏。
这种更宽广的眼光,个人资本的目光是够不上的。
第二条不归路是贷款
民营生存的最大问题是流动性,这年头要问什么最值钱,正确的答案是流动性。小老板只知道最值钱的是流动性,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政策不从源头上解决拖欠款的问题,傻了吧,都解决了,流动性就不值钱了,谁还去银行贷款?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