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琳:在“重启”中寻找机会,牛市“可遇不可求”

标签:
在“重启”中寻找机会牛市“可遇不可求”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金融界《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特别邀请世诚投资创始人、首席投资官陈家琳对上述热点话题进行解读,希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核心观点:
美国通胀的核心问题是除了住房和医疗之外的服务业,而服务业的价格波动更多跟薪资相关,背后是薪资的通胀螺旋。目前导致的供应紧张的因素暂没有明显改善,且更加重要的是影响供给侧的因素都不在美联储工具所能作用的范围之内;
我们判断美国今年会出现“通胀高原”,加息节奏上美联储或会在终端利率达到5%之后停下来;
泛消费领域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之一,我们看好那些基本面因宏观和行业而受损,同时公司自身超额经营能力保持良好,且股价明显受损的公司;
泛医药有望接棒消费成为2023年的明星;
顺着行业政策的思路,世诚投资提升了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投资评级;
“重启”将是2023年的主题词,这种重启将在各领域同时发生。
影响美国高通胀核心因素暂未改善
美联储下一步何去何从?
金融界:世界范围内市场的整体通胀水平正在快速增长。这种全球性通胀局面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的高通胀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陈家琳:美元是全球货币,研究美国通胀对于我们理解全球范围内的高通胀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预期,美国的通胀将从去年高点的9%一路下去,最后到今年底的2%~3%。我们认为这种想法过分乐观。美国经济的韧性肉眼可见,最新公布的去年四季度GDP高达2.9%。美联储一再指出美国通胀的核心问题,已经不再是商品、住房和医疗,它的核心问题是除了住房和医疗之外的服务业。而服务业的价格波动更多是跟薪资相关,背后就是薪资的通胀螺旋。劳动力市场紧张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偏向于继续学习而不是尽早工作、提早退休、移民工的减少。目前我们看不到这几个因素导致的供应紧张会有明显的改善。更加重要的是,这些供给侧的因素都不在美联储工具所能作用的范围之内。
我们判断更有可能是在今年年中的某个时点,比如今年夏天美国有可能出现一个通胀的高原平台,即通胀可能到了4~5%这个地方就下不去了。美联储有可能会妥协,认识到通胀的供给侧部分不是自己能掌控的,由此不得不放弃进一步的加息。
中国经济爬坡过坎中的两大挑战
预判美国今年出现“通胀高原”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
陈家琳:我相信在整个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两个:国内是房地产;海外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总需求下降,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带来阶段性的扰动。
房地产毫无疑问是2022年经济的重大拖累项目。这里面确实有疫情的扰动,也有过往整个供给侧金融条件收紧累积产生的一个过程。但是我们的房地产走到今天,更多的是整个房地产行业所处的大周期的位置决定的。进入2023年,对于需求侧的放松我们也可以有所期待,但是我们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有一些东西是不可改变的。比如说决定房地产中长期走势的人口结构。我们判断,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它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拖累显然不会像2022年这么明显,但负面影响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还需要对这种负面影响保持高度警惕。
外部挑战主要来自于海外需求下行。我们倒并不过分担心海外需求,特别是美国总需求的下降,但美国的高通胀值得高度关注。我们判断美国今年会出现“通胀高原”,所以在加息节奏上面,判断美联储会在终端利率达到5%之后停下来。这意味着我们股市里面的成长风格,可能届时又会像2022年那样阶段性承压,但边际上比去年是减弱的。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