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云“烧”掉1200亿后,又携新科技回国?人民日报:这是风向标

(2023-03-02 00:23:55)
标签:

达摩院

新科技

风向标

财经

分类: 财经时事
达摩院虽然是由阿里巴巴成立的,但本质上并不属于互联网企业,反而是一家实实在在的科技公司

“烧”掉1200亿后,马云又携新科技回国?人民日报:这是风向标       
老喻商业  2023-01-29 18:12河南财经领域创作者

相信绝大部分人对马云都并不陌生,他的发家事迹可以称得上商界的一番传奇。如今的马云已经退休,并且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但马云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先驱,即使退休了也依旧会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

相关消息指出,马云继投入1200亿后,将会带着更加先进的新科技回到国内发展。对此人民日报也表示,这是一个风向标。那么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隐退并不是真正的退休

说到马云的最大成就之一,莫过于创立了阿里巴巴。虽然现在的马云已经不怎么参与阿里巴巴的内部事务,但马云在公司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在相关的媒体报道中,马云退休后的生活十分的光鲜亮丽,比如到处旅游,购买私人游艇等等。从另一方面来讲,看似悠闲自在的养老生活可能只是表象,马云的雄心抱负从未熄灭。

马云之所以能够成为有目共睹的互联网大佬,离不开他个人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前瞻性眼光。如果是在十多年前,可能当时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互联网能够拥有如此蓬勃的发展前景,但那个时候的马云却选择孤注一掷,在四处碰壁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放弃。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持,所以马云所创办的阿里巴巴可以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企业。与此同时,马云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行业。他十分注重科研方向的发展,对此也给予了庞大的投入。

二、科研领域的布局

早在2017年,在马云的倡议下,阿里巴巴成立了达摩院,以张建峰作为起始院长。达摩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科研,开展的是基础科学以及创新科学的研究。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不管是学术科研还是实践科研,达摩院都取得了比较出色的成果。其发表的国际顶会论文高达1000多篇,参与的国际顶级赛事拿到了60多个世界第一。除此之外,达摩院还建设了16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覆盖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多个领域。

由此可见,达摩院虽然是由阿里巴巴成立的,但本质上并不属于互联网企业,反而是一家实实在在的科技公司。或许人们对华为的科研投入耳熟于心,但阿里巴巴也是非常注重科学研究的企业,达摩院就是最为显著的代表。有数据显示,仅是在2022年的第三季度,阿里巴巴就为其投入151.5亿的资金,一年下来的科研支出高达1200亿。

不仅如此,如果单从科研人员的占比来看,阿里巴巴科研人员的占比可能还会超过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毕竟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科研人员能够超过一半的企业屈指可数,而阿里巴巴的众多员工中有51%的员工属于科研人员。

对半导体行业有所关注的朋友可能听说过平头哥和小蛮驴这两家科技企业,这两家企业都是阿里巴巴孵化的。平头哥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为顶级的芯片设计企业之一。在2019年的时候,成立只有一年时间的平头哥就为阿里研究出了AI芯片。

小蛮驴这家企业,主要聚焦于无人物流车领域,并且就国内的无人物流车领域而言,小蛮驴已经取得先机,处于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除了在芯片以及半导体行业有所贡献之外,生物制造领域也是阿里巴巴的进军对象,其主要针对一项核心技术就是全酶法。

该技术最早发源于哈佛实验室,由于这项技术的效果十分优越,所以此前直被日美所垄断。在2021年的时候,我国的Time Shop突破这项技术,相关的国制产品也从实验阶段走向市场。

在现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逐渐加速,这样一来,养老行业必然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主要方向,类似于全酶法这样的抑率科技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达摩院对此的布局具有十分鲜明的前瞻性。

三、结语

人民日报曾表示,马云的时代并不存在,而马云也只是时代中的马云。不可否认的是,马云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优之外,时代机遇也是促使马云成功的一大因素。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之下,就算没有马云,互联网时代也迟早会来临,只不过时间会延后。

不管人们对马云的印象究竟如何,但他为互联网企业以及科技领域所做出贡献不容忽视。如今的马云虽然已经退休,但他的追求并没有就此磨灭,历经沉浮之后的再次归来未必不是一个惊喜。你对马云携新科技归来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的评论留言,喜欢的话可以点个关注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