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文:“考古”60年前的巴菲特持仓组合!这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价投文章
标签:
巴菲特持仓组合60年前股票 |
分类: 沃伦-巴菲特与大师 |
这篇文章,国庆节的时候,一看再看。
就像聪明投资者请来做过线下研习社的一位“典型价值投资者”评价:这是今年读过最好的一篇文章。
不能同意更多!
既有正确理念,又有知行合一、正本清源的研究心性和考证实践,完整呈现“知识复利”的样子。
这是芒格书院主办、聪明投资者作为参与方的首届价值投资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
文章由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巴菲特1962年的持仓明细表引发,作者对表中涉及的公司及当时投资的背景、情况进行了分析,更真实展现了当年巴菲特被如今的“股神”掩盖掉的投资风格和操作方式。
阅后不妨设想:假如你拿到这张持仓表,你能想到什么?你会做些什么?你能学到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超级卓越的投资人,他的进化起点。考证了那个过程,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学习,而不是简单复刻,对于当下的我们,格外有意义。
作者蔚文是一位价值投资路上的不倦学习者。这篇文章值得细读且收藏。
分享给大家,希望跟我们一样有熊熊获得感。
陈蔚文/文
投资绕不过巴菲特,和他有关的书估计有百本,章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什么是家不知道的呢?
本来想写篇巴菲特的花絮,介绍些他不太为知、但我觉得有意思的地。
正吭哧吭哧地准备材料,某天晚上收到位热爱投资的朋友发我的图如顶:
费了好劲儿才从密密的英和数字中,看出这是巴菲特合伙基(Buffett Partnership Ltd. )在1962年1231的持股明细。
起初还不敢完全确定,英语写体辨认起来较吃。有的就算能看清,如BCP、LNC 、TNP,但对这些公司并不熟悉,法和巴菲特的持仓联系上。右下的签名也认不出来,怎么能确认这就是股神的投资呢?
只能把1962年那段时间巴菲特写给合伙的信找出来,希望有些地可以对上。与当时相关的信有四封,都提到了登普斯特农具机械制造公司(Dempster Mill Manufacturing Company)这家公司,再对照这张图,哈哈找到了!44,177股,Dempster 每股 $51.26,额 $2,264,513.02,和合伙信上的数字分毫不差。
在朋友的提醒下,接着辨认出Berkshire:30,952股,每股7又9/16,额 234,074.5美元。
于是对这张天书般的图信增,对破解巴菲特当年持仓的兴趣也随之增。接下来的个晚上基本就是在电脑和台灯前度过的。
那时巴菲特32岁,百万富翁。
边些朋友觉得更应该学习股神这个时候的投资思路,早年他管的钱还没那么多,也是刚刚起步,可以借鉴的地现在要多。
巴菲特也在不同场合说过,如果时间回到从前,还是管理百万资的话,收益率会更好。
“读史使明智”, 那么就让我们穿越回六年前,看看1962年时的巴菲特是怎么做的。
1962年时的巴菲特
1962年巴菲特接受采访
在恩师格雷厄姆的基公司格雷厄姆-纽曼(Graham-Newman Corporation)作不到两年,师决定退休, 巴菲特则回到家乡奥马哈,开始了七年之久的居家办公。从募集资到客户沟通、从筛选标的到填写税单,所有事情他肩挑 。
管理规模从1956年的105,100美元、 3个合伙账户,到1962年初合伙基净资产700多万美元、 11个账户、近百名投资。
这时才把办公室从家楼搬到基维特广场(Kiewit Plaza),以后就直在这栋楼办公, 堪称“官不修衙”。
1962年11,巴菲特把所有合伙账户合并到个,名字由Buffett Associates改为Buffett Partnership Ltd,从下图的信函抬头可以看到新名字、 新地址、新电话和新团队 。
1962年1月巴菲特所写致合伙人信的抬头
------------------------------------
斯科特与夫人
这张持股明细的签名者比尔斯科特(BillScott),是巴菲特合伙基录的第位员。比尔之前在美国国民银(U.S. National Bank)作, 因为看到巴菲特发表在《商业与金融纪事》(Commercial & Financial Chronicle)上的篇章,就报名参加了巴菲特的夜校投资课 。
两经常聊股票,聊着聊着比尔就到巴菲特那上班了,起初是协助处理登普斯特的库存,后来负责债券投资。
比尔和他夫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巴菲特写给投资的信中,除了赞扬比尔的作外,提及最多的是他们把家中的钱全投资在合伙基 。
事实证明这也是常明智的。
比尔巴菲特不到个,今年92岁,六多岁时退休。投资伯克希尔让他成为了亿万富翁,他们夫妇也签署了将所有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的承诺。
*******************************
关于这张持股明细,还有很多地值得解读,篇幅有限,暂告段落。对我,这张明细 最的价值之就是还原了股神在1962年时的真实持仓,以史为鉴补充说明了很多情况。
通过在这些公司投资的摸爬滚打,巴菲特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为后来成为伯克希尔的股东完成了资本积累,结交了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实践中逐步进化的投资理念,终成代宗师。
1962年至今,变与不变
1962年, 芒格从原律所出来成了投资合伙公司, 满仓加杠杆买BCP,年收益率30%。
那年,巴菲特到洛杉矶拜访费雪,和多年前的那次GEICO之行类似,未约先(注释13)。此前,费雪的名著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and Other Writings(《怎样选择成长股》)已于1958年出版。
那年,《证券分析》第四版问市,这也是格雷厄姆亲修订的最后版,对了解当时的市场和公司很有帮助 。三年后,《聪明的投资者》第三版完稿。如果仔细较,可以发现,巴菲特当时的字风格和师的这两本书在些地常相近。
巴菲特在1962年的持股理念更是明显师承格雷厄姆,但之后他不囿于已有框架,破茧成蝶。这确实有芒格和费雪的影响,但更多来他本孜孜不倦的学习,以及对于价值的深刻理解。
随后,1963年他买美国运通,1967年收购第家保险公司国民赔偿保险公司(National Indeminty),1972年收购喜诗糖果 ……
巴菲特既恪守原则又与时俱进,逐渐从强调定量分析转变到同时注重定性分析,从计算资产清算价值到关注企业盈利能(earning power),从着眼有形资产到看重形资产, 从及时落袋为安到践长期投资。
如果将巴菲特1962年的持股和伯克希尔最新的13F放在起对,很难相信这竟出同之。他的变化让惊叹,他的勤勉、开放和乐观让敬佩。
惊的专注和进取,让巴菲特得以超越他的师格雷厄姆。开阔的视野 、格局和朋友圈,让他没有成为另个施洛斯。同时他更有够的耐,把“不亏钱”深深地刻在,得以避免了同时代些投资师晚年收官之战的滑铁卢。
从1962年到2022年,巴菲特又添了甲的功。不管你喜欢三多岁时的巴菲特,还是后来的股神,把时间花在了解他和他的投资永远会有新的收获。巴菲特的智慧不仅限于股票投资,他有太多的地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他对安全边际和能圈的坚守,及对资本永久性损失的厌恶,时刻记得投资的第和第原则都是“永远不要亏钱”;
——学习他不断积累知识、形成复利的能。从7岁向邻居兜售可乐瓶装汽,到快60岁时买量可乐股票,之后股未卖。
从11岁买三股城市服务(Cities Service)优先股(注释14),到92岁重仓西油 (西油在1983年以38亿收购Cities Service)。
从20岁第次调研GEICO到65 岁时将GEICO全部买下,并打造了可能是宇宙最强的保险集团 …… 他对保险 、报纸 、铁路等业的兴趣和理解贯穿;
——学习他选择朋友的能力及对待朋友的坦诚。他和芒格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让感动,他们破解了长寿和财富的密码;
——学习他向世界传道解惑、私分享的精神,授以鱼,也授之以渔;
——也学习他对困境的态度。
在传记《滚雪球》中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注释15),这借之于收尾:
1962年巴菲特曾去了次纽约募资,市场下正是买的机会。他也打算把邻居、多年后任可可乐总裁的唐基奥(Don Keough)发展成的基客户。
开始他对基奥说,只需要投资25,000美元就,但对没答应。接着巴菲特把投资额降到10,000美元,5,000美元, 最后甚考虑是否要降到2,500美元。
巴菲特最后次登门拜访基奥家的时候,不管怎么按门铃、敲门,都没有应。但他很确定对家有。
漆的房表达了对的拒绝 。
那是1962年621的晚上,股市接近当年的最低点,巴菲特对那刻的情景历历在。
我想每个可能都有这样的个暗时刻。巴菲特那时已经家百万,事业有成尚且如此,何况在路上的我们。
——全完——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