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2012-2022)

标签:
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导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近日举办“向世界讲‘中国这十年’”系列讲座,本文为吴晓求教授的讲座“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2012-2022)”。文字稿经演讲者本人审定,授权观察者网于9月13日全网首发。
-------------------------
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总量、结构、制度创新等方面均发生了重要变化。
3.发展目标的确定
这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要把中国资本市场打造成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定位是恰当的。虽然前面的形容词、前缀很多,但每个前缀都有意义。
规范
中国资本市场首先必须是规范的市场。所谓规范的市场就是法治的市场,法治的市场,是不允许任何人去无端干预的,一切回到法制的轨道。
透明
中国资本市场必须是透明度很好的市场,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没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市场就不可能有足够的透明度。透明度是市场实现“三公”原则的基础。特别强调透明度,意味着深刻理解了资本市场的精髓。
开放
中国资本市场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不断扩大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就启动了对外开放,开始实施QFII制度,之后又有RQFII,再后启动了“深港通”、“沪港通”,这些都是中国资本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当然,这些开放措施只是过渡性的,是一种管道式开放,未来必须推动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全面开放和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
广东深圳福田,深圳证券交易所运营中心(图源:IC
Photo)
有活力
中国资本市场要有充分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积极参与的市场。如果大家都远离这个市场,市场本身也就没有意义。投资者的参与性与市场的活力和充分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有活力的市场,核心是有投资价值的市场。
有韧性
有韧性的市场,就是虽然有波折,但不会毁灭,有足够的弹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风险,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市场可以有效地组合风险,从而让市场具有生命力。有韧性的市场,实际上就是结构上有弹性的市场。有韧性的市场,对金融产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就是我们今天乃至于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所确立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确立是准确的。
4.基本发展方向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可以用“三化”来概括,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化”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制度变革、机制再造、政策调整都要朝着这“三化”方面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