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林园“滑铁卢”?——“双十”基金经理、“中国巴菲特”的牛熊之战

标签:
但斌、林园“滑铁卢”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图1:贵州茅台月线图
图片来源:Wind
林园和但斌最近正遭遇不顺。
作为A股为数不多的“双十基金经理”、投资收益最接近巴菲特的一批人,但斌由于部分产品触及预警线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林园则由于昔日重仓的“油茅”、“中药茅”大幅调整备受质疑。
林园和但斌历经几轮牛熊,也均有过重仓标的深幅调整的遭遇,这次也有可能是他们投资生涯中的一次平凡经历。
关键时点,《红周刊》对比两人的投资理念、方法论,有很多相通之处,在大方向上两人的看法也基本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有明显不同,而这也让两者的收益率有所差异。
坚守茅台与“波段操作”:
林园获“大满贯”,但斌缺席
根据私募排排网显示,林园从业年限是34年,年化收益达17.37%;但斌从业年限是30年,年化收益达16.04%。被投资人奉为“股神”的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自1965年至2021年的年化收益(公开数据)为20.1%。
林园和但斌的业绩可谓是目前距离巴菲特最近的一批人。也因此,林园和但斌曾分别被称为“中国巴菲特”和“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人”。
林园和但斌的成功,与一只只牛股密切相关。
林园早期重仓了深发展、四川长虹、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万科A、招商银行、伊利股份以及现如今依旧可能重仓的贵州茅台、五粮液等,这些公司在林园重仓期间少则翻了两三倍,多则翻了近500倍。其中,翻了近500倍的股票就是现在的“股王”贵州茅台,而它可能也是但斌从中赚得最多的股票。
据公开资料,林园最早开始重仓贵州茅台是在2003年,当时报价在20元/股左右。时隔一年,东方港湾成立,但斌在自己的私募成立之初也买入茅台,当时报价在30元/股左右。
尽管在这之后,白酒也多次出现“至暗时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2年“塑化剂事件”以及之后的“限制三公消费”,但林园和但斌对茅台的持有信心并没有改变。
茅台也没有辜负林园和但斌的坚守,在2015年5月底创下290元/股的高点(见图1)。按照两人的最初建仓时的报价测算(未考虑持股数量),林园和但斌持有茅台分别翻了14.5倍和9.7倍。
图1:贵州茅台月线图
图片来源:Wind
也是在2015年,林园和但斌关于茅台的分歧出现了……
在中小创牛市崩塌之际,林园和但斌却有了不同的选择。据相关报道,为了避免基金清盘的风险,但斌在股灾来临之前卖掉了除茅台和中国平安以外的所有股票,股灾之中仅剩10%仓位的茅台,直至这次熊市过后又再次买入茅台。其中,卖出的价格大部分在220元/股左右,买入是在260元/股~280元/股区间。
在此期间,也有不少知名投资者则直接清仓了茅台,至今公开表示未曾再次买入。而林园则在2020年底表示,茅台仍是供不应求,卖出的人都是傻子。
在今年的一次闭门会议中,林园再次谈到了茅台,他认为,茅台仍是很好的公司,仍是拿钱买不到的产品。“全世界这样的公司不会超过5家,这就像江诗丹顿、百达丽菲这样的奢侈品,买了之后还会升值,有定价权的企业都不会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