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月说财经:中国为何连续7个月减持美债?
标签:
减持美债财经 |
分类: 金融世界 |
美国财政部8月15日发布月度国际资本报告(TIC)显示,日本6月所持美国国债增加126亿美元至1.2万亿美元;中国6月减持美债130亿美元至9678亿美元;第三大美债持有国英国减持191亿美元至6154亿美元。
中国大陆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连续第七个月下降,触及201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依然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2013年时中国持有1.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为历史高峰值,之后所持美债额度在逐步削减。
我国之所以削减美债,是因为美债不断累积严重的负面问题,这些问题令美债的无风险资产属性向风险属性漂移,因此不独中国在减持美债,事实上日本等国整体上也在减持美债。
一、美债滚雪球
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美国当前解决危机与负债等问题,依靠的就是债务货币化,这令美债规模不断激增,可以说每遭遇一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危机的货币化都将导致美债规模几何式增长,因此美债是一个长期滚雪球过程,是一个不可偿付的过程。
美债规模目前已超30.6万亿美元,表面上看美国国债的GDP占比约为130%,似乎比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更为健康,实际上美国经济是以虚拟经济为主,GDP被严重虚化,因此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债事实上已风险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债规模平均每8年翻一番,美债增长与美国经济增长已严重不匹配,因此美债这个所谓的无风险资产的窗户纸用不了十年就会被捅破。
二、美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动摇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债本位”体系,这也成就了美元霸权。自二战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国际母货币地位之后,美元就长期走在了失信的路上,从金本位的崩盘到信用货币的确立,从以国债与石油为锚到美债激增,美元在脱锚的路上狂奔,这也意味着美元信用不断下降。
虽然美国采用超限战略在新冠危机中再次强化了美元,但美元的军事化过程令美元的未来堪忧,因为美元的强化终究要落实在国际版图、国际支付占比与外汇储备占比上,可美元军事化必然激化地缘矛盾,这又是一个倒逼世界去美元化的过程,例如美国长期打击俄罗斯、伊朗与土耳其等国就明显限制了美元国际版图的扩张,因此长期来看美元是在自挖陷阱。
美元的主要铁三角为美中日三大经济体,长期以来中日不仅为美元的主要蓄水池,同时中日还以世界制造中心地位与本土美元之间构筑了美元产业货币链,令美国既可以长期转嫁债务危机,又强化了国际霸权。
作为美元的蓄水池,日本目前已饱和,同时美国对华又战略转向,在印太地区不断挑动地缘风险,这就决定了美元国际版图将进一步缩小,所以美国当前想将印度等国打造成美元的新蓄水池,以维持美元的国际版图。
事实上美元的国际根基已动摇,若中国长期减持美债,美元的国际循环链必然撕裂,同时美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将动摇,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出口商品对美元增信的过程将消退,美元进一步与商品脱节,美元的国际定价权将大打折扣;二是美元国际流通渠道在不断缩窄,再度增发美元则美国内部的通胀将无法抑制,因此美国增发美元抵债的能力将显著下降,美国的债务货币化进程若受阻,美元及美国经济的前景是不难预计的。
三、美国的长臂管辖令各国背脊发凉
美欧与俄的博弈,让世界更清晰地看到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威胁性,美欧不仅切断了俄罗斯的国际支付通道,还收割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同时美国还没收了俄罗斯所持有的美债,这令美元资产的安全性受到诸多国家的质疑,因此海外投资者减持美债也是一个大趋势。
四、强势美元导致各国减持美债
美联储加息与缩表以及美元的国际战略,使弱美元晋级为强美元,美元大涨导致非美货币普遍大跌,同时美联储加息又不断抬高美债收益率,因此借美元高币值周期减持美元也是周期性投资的选择,日本如此,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五、美国战略转向
美国对科技等产品出口我国做了一系列严格的限制,因此我国所持有的美元储备已经无法从美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继续不断累积美元储备就只会踏入美元陷阱,所以中国减持美债也是一个必然过程,而美国对我国的战略转向则深化了这一过程。严格来说,是美国的去中国化过程促使中国逐步减持美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