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中真正的危险: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股复盘

(2022-10-17 10:19:51)
标签:

投资中真正的危险

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股

股票

杂谈

分类: 股票与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资中真正的危险: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股复盘
钛媒体APP  2022-08-01 16:38 鲲鹏计划获奖作者,钛媒体APP官方帐号,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ID:sxgy9999),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一个标准的重大金融危机范式

 

 

由次级危机发展而来的2008年金融危机,从“不引人注意的风险”到“大事不妙”,从“事态升级”到“应对升级”,从“危机看似被控制”到“黑天鹅事件”,是一个标准的重大金融危机范式

 

 

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著作和影视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本文的复盘着重于美股投资者对事件一步步升级时的反应,同样会使用上帝视角与身处其中两种视角的切换。

 

 

从时间上说,这次危机历时近两年,横跨了一个牛市的尾巴和一段完整的熊市,它的大部分时间,投资者都在“危机已经结束了吗”和“危机还没有结束吗”之间徘徊,真正的崩溃只有两个月。

 

 

它显现的是复杂系统的通病,还有矛盾人性的印证,相信这样的危机范式,未来还会在我们身边一次次重演,这也是此类复盘的意义所在。

 

 

过去的经验不可靠

 

 

按照股市对危机的反应模式,我把2008年的金融危机分为三个阶段:次贷危机阶段、金融危机阶段和黑天鹅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重大金融危机的某一个特点。

 

 

2007年4月2日是“次贷危机”的起点,这一天,全美第二大次级贷抵押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但此事前后,纳指连涨六个交易日,丝毫没有受影响,此后三个月,纳指又上涨了11%。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为什么它对这一事件毫无反应呢?

 

 

从宏观上说,此时正处于一轮牛市中,失业率维持在低位,经济强劲增长,Q1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超预期。

 

 

虽然次级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在2007年前已经是投资热点了,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这仍然是一个非主流产品,认为“它出了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也不认为它可以对股市产生大的影响。

 

 

关于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我之前在《我们能够避免下一次危机吗?》一文有详细的解释,次级贷款本身的规模并不大,所以投资者不在意也是正常反应。但从次级贷款到次级债,再到CDO、CDO的CDO,再到CDS,相当于一个病毒的产品,被多次打包到正常的金融产品中,从而让大规模金融产品“带毒”,这个特征,一开始并没有被足够重视。

 

 

7月10日,标普降低了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债券评级的降低,通常会带来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暴跌,终于引起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让纳指当天跌了1.16%,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波下跌,不过上面的图看不出,因为第二天就涨回去了。

 

 

直到10天后,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净值跌到零,其持有者包括了高盛、美林、摩根大通等大金融机构,此后,又有多支产品爆雷,更多的金融机构发现了“带毒资产”,甚至包括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工商银行。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