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士日记:无惧调整!

标签:
无惧调整结构性的机会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今天有事情,简单说一下市场。
今天股市走得不好,一些网友就开始跳出来质疑了,好像老李有义务带他们奔小康似的。
其实,若这些人真的奔小康了,他们一定会不动声色,不可能对你感恩戴德,可一旦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会跑出来叫。
这,就是人性,血淋淋的人性。
今天行情疲软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疫情反复,二是6月份的通胀数据超预期,引发人们对于收紧流动性的担忧。
关于疫情未来的走向,我只能恨自己为啥不是万事通,同时劝告大家,最近2年一定要控制自己创业的欲望,管理好自己的资金,一定要留相当一部分现金在手中备用。
对于6月份的CPI数据,细节性的东西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谈2个重点:
1)6月份CPI数据受到猪肉价格影响;
去年1-10月份,猪肉价格处于下行期,这就客观营造一个低基数,能繁母猪数据在去年6月份见顶,按常规来说,后期最起码会出现10个月的价格下行期。
从目前来看,猪肉价格正处于上行期,其未来价格上行的空间,需要关注多方面因素,目前还不能下定论。
有人说政府的保供稳价,可以控制猪肉价格,从而避免通胀挤占政策空间,其实,储备肉在整个消费占比非常低,对于价格的走势几乎没有影响,最多只是在情绪上降降温。
2)由于核心通胀数据仍偏低,当前CPI与PPI的走势尚未背离,对于稳增长的政策无法形成实质性扰动,对于货币政策宽松无需过虑;
我们实事求是说,4-6月份的宽松政策不是常态,未来货币政策一定会回归常态的适度宽松,所以说,货币政策常态化≠货币紧缩。
未来,伴随需求的好转与信用的宽松,以7天期“银行间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一定会向以7天期“逆回购”为代表的政策利率靠拢。
未来,央行可能更希望通过信用扩张带来的存款缴准、缴税、储户取现等需求端的力量来使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逐步靠近。
对股票市场而言,这种操作更多是情绪上的扰动,实际影响有限。
毕竟,它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对信用环境的影响不大,对银行扩表的流动性约束十分有限。
事实上,今天发布的M2与社融数据,从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6月份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11.4%,高于预期,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2.8个百分点。
6月份社融数据为5.17万亿,高于预期的4.2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2万亿,高于预期的2.8万亿。
总之,老李还是那句话,在上涨过程中,大家出现阶段性调整,这非常正常。
大家一定不要把关注重点放在对指数的预测上,而要放在结构性的机会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