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2019年启动的牛市还没完,下半年5倍、10倍的股票要从这些公司中找……

标签:
2019年启动的牛市牛熊存乎一念间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过去半年多经历了两次牛熊翻转。5-6月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1%,然而与此同时A股平均股价涨幅相较四月底低点上涨25%。
一涨一跌背离接近40%,发生了什么?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煜辉在天风证券(3.08 0.00%)“驭势而为”2022年中期策略会上作了题目为《牛熊存乎一念间》的致辞。
刘煜辉认为:
牛、熊就是一个心态的变化,关键在于观察分母。
可以用三个字表达最近整体氛围上流动的变化,即“随、和、宽”,中国的牛市趋势没有结束。
当下如何取得更好的投资业绩?
建议关注两个方向,一个是不受虐的股票,另外一个是过度受虐的股票。
建议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升级,赛道中可能会不断出现涨5倍、10倍的公司。
国企改革和转基因,也是未来值得深度关注的方向。
上半年的下跌缘于非线性因素
2019年到2022年走了一波牛市,就是一个整体风险偏好拾阶而上的过程。这对应的三年是国家运势比较顺,从2018年的贸易战、科技战,到2020年新冠疫情,之前全球大流行的时候,中国得益于治理的优势成为安全的孤岛,享受到外部供应链断裂的红利,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4.5万亿美元扩大到6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贸易体。
这一段时间股票市场拾阶而上,实际上反应的就是市场对这一套治理和系统的认可,也就是这个系统里面绝大多数人投了满意的票,用投资股票的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向上的合力。
但去年12月到今年4月长达5个月时间,熊市情绪愈演愈烈。
首先是俄乌战争,地缘政治的牌局一下子把欧洲打垮了,美国大获其利。欧元资产大量资金流向美元,重新夯实美元信用本位,快速修复美元资产市场。天平的倾斜,对我们而言压力很大。
第二个是疫情的翻转,病毒变异为奥密克戎以后,西方迅速放开建立抗体优势,上海作为中国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枢纽被影响近3个月,整个长三角都受到系统性波及。在两个非线性因素的冲击下,我们看到周边的人焦虑的情绪愈演愈烈,最后演变成市场的剧烈调整,刀削斧劈,势如破竹。
大量踏空者注定这轮行情还未结束
回头看最近两个月市场企稳拾阶而上,重新找回信心,背后一定是分母发生了变化,我用三个字表达:“随”,“和”,“宽”。
“随”,随字代表中国儒释道思想智慧的精华,就是随便,不较劲,随时而变,实事求是。我最近在大江南北集中跑了五六个城市,感觉防疫管理有明显变化,方便程度极大提升,更加科学精准,贴近客观事实。
“和”,中文讲的“和”就是一团和气,平和安抚系统内各种矛盾。
“宽”,我们投资专业的第一反应是政策宽松,财政、货币放水。
更形而上的高度讲,“宽”是“宽容”,宽容意味着对整个系统内每一个主体采取包容的态度,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正是因为以上几点事实上构筑了A股风险偏好的变化。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G2某种程度形成“暗合”。美国在加紧清除MMT“排毒”,6月15日国常会提出稳经济“不透支未来”,习主席最近在武汉考察时讲到“争取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也就是说中国不会用对经济中长期发展有伤害性的短期政策。
近期G2之间的互动,双方目标只有一个,对美国而言是降低通胀,对于中国而言是成本的下降。
如果“随、和、宽”这样一个气氛变化的趋势能够延续,大家也完全可以回过头来看,市场还处在2019年开始的牛市当中,过去5个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可能只是一个中途调整。牛、熊就是一个心态的变化,关键在于观察分母。
另一个角度,从市场的微观结构来看,因为这个市场在短期内经历了两次牛熊翻转,大量的“踏空者”的存在,意味着市场很难深跌。今年是中国的关键时间点,随着确定性逐步明晰,场外的踏空者是最焦虑的,他们要寻求一个合适的时点重新回来,这样的状态下注定这一轮的趋势会走得更远。
这几个领域会不断出现5倍、10倍股票
当下如何取得更好的投资业绩?
我在5月初的时候说关注两个方向,一个是不受虐的股票,剔除情绪因子影响后经受住了五个月下落市考验的股票,“板荡识真金”,其背后一定有不一样的条件和基本面。
另外一个是过度受虐的股票,市场从牛转到熊的时候,大家夺路而逃的时候形成踩踏,往往非常血腥。特别是一些去年下半年做了定增的公司,在今年前4个月中被腰斩,甚至膝展、踝斩。这样的股票就像被摁在地板上的弹簧,谁被压得最狠,谁就反弹最多。
赛道的方向,也会向细分领域转化。比如新能源的方向,一定是围绕技术迭代、结构创新等方向寻找有效率的资产。比方说磷酸铁锂龙头德方纳米(399.23 -2.78%)很快创出新高,正是因为材料技术的创新。未来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出现涨5倍、10倍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