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鹏:从全面防御逐步转向结构性找机会,重点关注两个方向

标签:
转向结构性找机会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1、 2008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五轮稳增长周期,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为应对“黑天鹅”事件冲击下政策的快速发力,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爆发后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二是经济趋势性回落下的分阶段发力,如2011-2012年、2014-2015年以及2018-2019年。
2、“黑天鹅”事件冲击下,2008年和2020年的稳增长政策发力呈现“短而强”的特点,从政策转向到进入高潮的间隔较短,且经济在政策刺激下多实现V型反转。而稳增长政策的分阶段发力多发生在增长自然回落的年份里,前期由于经济下滑的幅度有限,政策大规模发力的意愿不强,直至经济增速回落至潜在中枢水平以下,稳增长政策才会逐步加码,并伴随着基本面从底部的U型复苏。
3、从历次稳增长分阶段发力年份的市场表现来看,A股的运行方向与交易主线在第二阶段政策加码前后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政策效力的显现导致经济的悲观预期开始扭转,风险偏好从底部逐步改善,映射到股票市场上则是从全面防御过渡至结构性找机会。A股的交易主线往往也从前期政策主导的逆周期品种回归至景气最具确定性的主流赛道,如2013、2015年的成长和2019年的消费。
4、本轮稳增长政策周期内,既要面临经济增长的自然回落,又要应对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扰动,在此背景下分阶段发力的特征显著,第一阶段始于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二阶段从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延续至今,疫情超预期冲击下政策进入应出尽出的情形。尽管悲观预期的扭转并非一蹴而就,但政策的加力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经济复苏的斜率决定了后续市场能否延续超跌反弹、拾级而上。
5、行业配置方面,伴随着经济企稳预期的逐步明朗,建议从前期的全面防御逐步转向结构性找机会,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需求不受疫情扰动、与居民消费相关性较低的To G端板块,例如军工、计算机等行业;二是顺应地产后周期、且政策重点扶持与刺激的可选消费板块,包括家电、新能源汽车等。
摘要
-----------------------
风险提示: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失速下行,中美摩擦加剧,疫情超预期恶化,历史数据仅供参考,标的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