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岩松:惯性思维对投资的影响

(2022-06-20 00:19:59)
标签:

惯性思维对投资的影响

股票

分类: 股票与市场
图:线下公开课课件

惯性思维对投资的影响
解析投资  2022-05-24 10:37广东广东解析信息科技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本文作者:解析投资创始人刘岩松

大家好,我是解析投资的创始人刘岩松。

今天我们来聊投资中另外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惯性思维,惯性思维也称思维定势,是人们在以往经验中归纳总结出的方式方法,从而高效地解决未来发生类似的事情。

这种思维定势,在生活中可以帮我们提高效率,可以解决大部分常规性问题,但也会让我们处理不好小部分非常规性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认为一个30岁的人比一个22岁的人有能力。因为这个30岁的人工作、生活的阅历都很丰富,对同事、朋友、家人等各种关系都有一定的应对能力。而这个22岁刚从校门出来的人还不具备这些能力。

可是,如果这两个人这时候同时学习投资,效果却不一样。

22岁的人因为刚出社会,对未来很多事情只是有些想法,但还没有证实过,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没有那么强的思维定势。当他在投资中发现问题时,纠正问题的障碍就会小一些。

而30岁的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框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当他在投资中发现问题时,纠正问题的障碍就会大一些。如果是40岁、50岁,那这种障碍就更大了。

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一个人在年轻时开始学习投资会更好。从整个人生的财富轨迹来看也是如此,提早为投资做准备的人在人生下半场的财富轨迹是不一样的,更有可能实现财富持续增长(如下图中的绿线)。关于这一点,我之前在线下公开课上有详细地讲解过。

惯性思维不仅会对学习投资形成障碍,在日常投资交易中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当行情持续上涨时,很多人就会预期接下来也会继续上涨。因为昨天、前天在涨,上周、上上周在涨,上个月、上上月在涨,很多投资者因为惯性思维就会觉得明天、下周、下月都会涨。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有句名言:“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这句话在投资圈中辈辈相传下来呢?

因为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多数投资者会在行情持续上涨时持续买入,结果整体买入的成本价格越来越高,而且越买越多造成仓位重。因为之前价格涨得多、涨得快,所以反向也会快速下跌,这时自然也就产生大幅度亏损。

反过来,熊市时行情越来越低,很多人因为惯性思维就会认为未来还会继续下跌,心理上会恐惧,于是止损离场。

上面是越涨越买,而这里是越低越卖,这就造成了追涨杀跌的情况。

这种追涨杀跌的做法和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刚好相反。所以,在投资当中,具备逆向思维的人经常会赚受困于惯性思维的人的钱。

还有一种惯性思维也要注意,这是导致杠杆投资者出现大幅亏损的重要原因。当行情维持一段时间波动不大时,有些投资者就会认为行情波动不大,账户赢亏也不大,满足不了他期望的盈利预期,于是不断地加码(股市上主要是加入融资,期货上是加大杠杆比例)

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

因为实际上行情波动的频率是时大时小的,最近这半年波动不大,可能是因为前两年波动得比较大,现在在一个中枢状态下稳定了。未来,行情的波动幅度可能又会开始变大。

这时,如果你在一个波动不大的状态下加大注码,一旦波动突然变大,而且是往一个对你很不利的方向上走,你就可能会产生大幅亏损。

当大幅亏损已经产生时,可能你后悔也来不及了,如果想再赚回来,就需要赚更大的比例。股票市场上的账我们都会算,亏50%要翻一倍才能赚回来。

此刻,如果你急着想要赚回来,有可能会越陷越深,因为你连基础的波动率周期都还不明白,市场上一定还有更多你不明白的东西。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对于启动杠杆的投资者,可能发生一次就是致命打击。

所以我们做投资一定要对市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再慢慢地找到自己跟市场结合的那么一点点关系,把这一点点关系梳理清楚,寻找有可能获益的那一个小点,然后再逐步把这个点放大,达到自己稳步盈利的目标!

当然,人会有很多天性的思维,或者说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所需要的思维,而某些思维和投资市场是完全不匹配的,甚至可以说是反向的,对我们的投资会带来重大伤害。

对于这些思维,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去要找到它,去掉它。

再结合此前我聊到的其他思维模式,一定可以帮助你更快捷地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

这里有对投资真正有帮助的知识,点关注,不迷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