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2日,新一轮“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在eBay拍卖网竞拍开始。历时整整8天,一位名为“Fast is
slow”的网友最终报出62.01万美元的历史新高价,敲定这顿午饭。两天后发现这位“Fast is
slow”,正是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而他成为和巴菲特吃饭的第一位中国人。
这顿饭只能带7个人,段永平除了带了自己的亲儿子,还带上在谷歌当码农的黄峥。多年后,黄峥回忆道:“这顿饭对我最大的意义,是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这份简单和常识的力量,十年后指引黄峥创办了拼多多。而买单午餐的段永平则从“常识的力量”领悟到另外一则道理——买茅台。
2014年由于八项规定,茅台领导都对销量担忧时,而段永平却重仓买茅台股票,此时的茅台市值只有一千多亿。从此段永平A股里长期持有的,基本只有茅台。每当持有的茅台股或者苹果股票市值创新高时,段永平总会开瓶30年的茅台庆祝下。六年后,茅台总市值早已过万亿,不仅超过了巴菲特钟爱的可口可乐,还超过了工商银行。
疫情也好,经济萧条也罢,宇宙第一圣水已成为穿越周期的信仰。正如2017年段永平对茅台的点评:“十年后人们还是会说,十年前那个价格真不贵。”
茅台到底凭什么?
01.茅台如何成为白酒之王
茅台并非成立之初,就登顶中国高端白酒的王牌。建国以来,我国白酒行业龙头四次易主:从泸州老窖,到山西汾酒,再到五粮液,多次洗礼才轮到茅台称霸。而不管白酒龙头如何易主,高端白酒行业贯穿一个规律:价格越高,品牌越香。所以中国白酒酒香不怕巷子深,怕的是价格不够高。
建国以后,泸州老窖曾经是高端白酒行业的头牌,不过1988年国务院放开名酒销售价格限制后,泸州老窖提出“名酒变民酒”策略,主动降价,脱离了高端白酒阵营。
泸州老窖拥抱民酒市场去了,高端白酒市场第一品牌就变成了山西汾酒。在那个粮食产量不足的年代,汾酒由于耗粮少、生产周期短等优势风头无两,价量齐头并进。但是1993年白酒原料价格大涨,汾酒决定趁机降价抢占市场份额,
结果“价格越高,品牌越香”定律再次发挥作用,当年五粮液的出厂提货价超过了汾酒,汾酒也丢掉了高端白酒头牌的交椅。
五粮液登顶行业龙头后不断发力,大举提价、扩产,不过其奉行的OEM(贴牌生产)品牌多元化策略虽有助于消耗浓香型白酒生产时附带的低质酒基,但低端产品也透支了品牌,加上公司治理存在各种问题,五粮液发展乏力。
茅台抓住了五粮液增长乏力的空档期,趁机反超登场,自此开启“宇宙神水”的三次涨价之路: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16/ef3613137b9944cb91e3ed98755c08ab.jpeg
2000 年-2007年
,茅台经历了第一轮上涨周期,终端成交价于 2007 年超越五粮液,出厂价于 2008
年超越五粮液,成为了我国高端白酒第一品牌。2008
金融危机终结了第一轮白酒牛市,中国经济遭遇重创,白酒股业绩普遍放缓或负增长,茅台进入了第一轮下行周期,股价下跌过半。
2008年-2012年,茅台迎来第二轮牛市。2008年,轰轰烈烈的“四万亿”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政府主导的投资活动启动了白酒的政务性需求,作为社交礼品的高端白酒需求迎来了辉煌的时刻,而天生具有红色基因的茅台在这轮政务需求上涨中受益颇多。
好景不长,2012年-2014年,国家出台“三公”政策限制政务性消费,对于在“四万亿”基建狂潮中享受政务性消费红利、快乐成长的白酒行业来说,是标志着市场下跌行情开启的一声惊雷,加之2012年酒鬼酒的塑化剂风波,茅台受到双重打击,股价折半。
段永平正是看准2014年这个低点,买入茅台。行业寒冬中白酒行业的政务消费萎缩,高端白酒品牌们纷纷转向挖掘大众市场,五粮液转变战略开始走起了“民酒”路线。茅台也大力招商进击大众市场,不过茅台咬紧牙关稳住了出厂价,坚持住了自己的高端定位。
挺过了这场寒冬的茅台通过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拉开了与五粮液和其他高端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定位上的差距,“价格越高,品牌越香”,茅台的高端品牌定位自此无人匹敌,且经过招商和渠道下沉,产品触及的消费群体也得到新一轮的扩张为下一轮牛市做足了铺垫。
时任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曾央视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里慷慨激昂提到:“是反腐拯救了茅台,茅台的公务消费占比由之前的30%以上降到不足1%,已经成功由公务消费转向大众消费。”
2015年-2018年,茅台进入第三轮牛市:2015年,各大城市的房价开始企稳上涨,而茅台价格上升的拐点很快也在半年后出现,房价成为茅台价格的先行指标,这是因为房价上涨给居民带来了财富效应,房价涨后大家发现自己身价涨了,撒钱动力增加,这大大刺激了白酒尤其是中高端白酒行业的需求。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616/da9b3cdf6953407ab3228e8a97eb73a6.jpeg
这时候,茅台在政府限制“三公“消费的行业寒冬中坚守住的高端品牌地位得到了变现,民间消费对高端酒的需求都跑到了茅台身上。来自民间消费的需求扩张推动了酒价上涨,“价格越高,品牌越香”的规律又开始发挥作用了,2015年房价企稳上涨半年后,茅台也开启了第三轮牛市,此时茅台在高端酒市场中的地位已经是一飞冲天、天下无敌了。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616/db3c5041f0b3459babd45d91ba9ea607.jpeg
201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推进宏观“去杠杆”政策,地产潮水退去,房价涨不动了,叠加中美“贸易战”对经济和需求的影响,白酒需求放缓,加上资本市场对于经济前景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白酒企业估值一跌再跌,茅台不可避免随行业一起进入了第三轮下行周期。
三起三落,茅台还会有下一轮吗?
02.万事万物,利好茅台?
从历史上白酒行业龙头迭代的发展规律中,可以总结出高端白酒“价格越高,品牌越香“的规律,在观察茅台后来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茅台自身发展时也出现了价格“越涨越买”的现象。
回顾茅台批价和股价的历史数据,会发现茅台的批价领先股价约 1
个月,也就是说,茅台酒的价格越涨,投资者们买茅台的股票就买得越起劲。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16/fa4a50cef4e74dceaf18b055444366af.jpeg
这是由于批价是反映茅台需求景气度的指标:
茅台酒经销商是按月提货的,因此茅台批价可以受市场需求影响而实时调整,是最能及时反映高端酒需求的景气度的数据,可作为白酒行情的先行指标,而市场一旦观察到茅台批价变动,股价也会随即开始有所反应。茅台酒批价上升反映了不错的市场景气,因此茅台股价越涨,投资者预期越乐观,股价也就越高。
而观察过去几年茅台价格和库存量的关系,会发现两者之间相依相伴是同向变动的关系,价格达到高点后库存也迅速上升达到高点,也就是说茅台酒市场存在价格“越涨越买”的现象。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616/e20881e77f34404a908501eb6b510d16.jpeg
比如2016年茅台抬起了一轮涨价模式,而经销商们还都抢着进货。原来2016年初,茅台密集走访了经销商,向他们暗示下半年茅台供应有限,结果供销商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囤库存,供应缺口不断扩大,结果导致供销商们库存增加的同时茅台价格也一路上涨。
从目前炒作方向来看,有政策支撑的基建板块依然是后期大资金主攻方向,从盘面表现看,相关概念股已经蓄势待发.基建旗帜起来,市场一呼百应,接下来6月下半月必然会开启一波强势反弹的大涨行情!
为什么这么说?基建板块值得布局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政策力挺基建建设,基建是春节以来部.委层面的宏观经济对冲的“最强音”。在召开的会议中提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政策扶持力度极强。
http://p4.itc.cn/images01/20200616/82d9e280e3134969b4193391bcb97bac.jpeg
信息产业“乘风起,紧跟5G科技行业风口,在5G和宅经济的刺激下,信息产业成为公认的2020年投资主线。此次,基建7个领域中,有4个围绕信息产业展开,信息产业搭上”新基建顺风车,或更受市场瞩目。
一键布局“龙头股,今天要说的,就是从”基建中精选了一只金股龙头标的,叠加概念,5月被大幅错杀,在近两个交易日中,大资金悄然介入,短期还有消息刺激,2季度预计公司订单暴增,新龙头大幅收益,6月有望领涨爆发!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616/fd43ff645a8c4dcdaf979951bd35c499.jpeg
这只票很特殊,明天是最好的抄底上车时机,具体价格,需根据开盘表现,临时做决定。由于具体信息太敏感,代码不方便在直接发布,老规矩,还是老地方(解套抓黑马)重点解读
茅台库存达到低点时,库存不足也导致经销商急于订货锁定货物,也造成了“越涨越买”的情形。在茅台酒批价和股价正相关的关系里,茅台酒本身具备奢侈品属性就成为重要推手。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高端白酒的保质期长且相对稀缺,所以是一种可以收藏起来的奢侈品,因此高端白酒的价格当然是越涨越保值,而茅台作为中国高端白酒第一品牌的地位,价格的上涨反而更刺激了消费者买买买的囤货热情。
而由于茅台酒耐收藏、具有一定珍稀性且保值的特点,除消费属性外,茅台酒还发展出了独特的金融属性。具有了金融属性的茅台,主要有三种玩法:
1.避险:由于预期 CPI
走高或担心未来涨价,投资者提前购买茅台酒抵御通货膨胀或涨价的风险。
2.套利玩法:有些经销商认为当前茅台酒价格被低估了短期内会涨价,所以提前囤货期待赚取差价。
3.收藏投资:就是类似收藏纪念币一样收藏茅台酒的需求,部分人出于爱好,会在可接受的价格处收藏投资茅台酒。
金融属性造成的后果就是杠杆增加,而这个杠杆最终撬动了巨大的库存:
抱着茅台酒价“易涨难跌”的预期,人们贷款购买茅台后,可以把进来的茅台加杠杆抵押出去获得翻倍的资金购买更多的茅台,之后再杠杆抵押再去买茅台,小小的本金撬动了巨大的库存,造成茅台的库存巨幅增加,进一步放大了茅台的“越涨越买”现象,最终加剧了茅台酒“越涨越卖“和涨库存周期、涨价周期相伴的现象。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16/be23f5a912f642fe8576c21c54fa4870.jpeg
中国曾有一道诺贝尔级别的难题,被称为“茅房困境”,有钱到底该买茅台还是买房?如今茅台股票为这个问题写下华丽的答案:茅台股票的复合收益率,不仅超过黄金,还超过北京房价,当之无愧成为“避险王中王”。
03.茅台还能涨多久?
段永平放话“茅台还能涨十年”,身处在第四轮周期中的普通人,面对增速放缓的经济形势,只有一个问题:如此高市值的情况下,茅台接下来的的成长点究竟在哪里?
白酒行业主要市场就是国内市场,也就是说,白酒行业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内需,正宗内需第一股。
2012年以来,我国白酒产业的主要需求,已经由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政务性需求转向了居民需求。那么居民需求能否支撑茅台的新一轮上涨周期?
这个问题要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两方面来看:
首先,茅台主要定位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中产阶级是有能力去消费诸如茅台的高端白酒的,是购买茅台酒的主力。而根据国际、国内不同机构的测算我国中产群体是在不断扩大的。根据他们的预测,预计中产阶级人数增速每年在
6.9%~14.0%之间,中位数约为 10%[1]。不断扩容的中产阶级将直接带动茅台需求提升。
此外,由于前文提到的茅台酒具有的“越涨越买“的消费特性,酒价的上涨可以拉动具有各种目的的居民对茅台消费需求增加,而需求增加又可推动酒价上涨,由此形成了可持续的消费者购买意愿。
“越涨越买”导致“买买不休”,创造了茅台酒的上涨空间,价格得以保持上升的趋势。
消费品行业历来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的龙头的成长更是往往会穿越周期,成为历史的长跑中的“冠军”:根据《投资者的未来》统计,在
1957-2003 年 50 年的时间,美国年化收益率最高的前 20 支大牛股中有 11 支来自消费品。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16/11867362978b4693b8483074afde4292.jpeg
1957-2003年(50年)美股20个最佳“幸存者”,
位于榜首的两家消费品公司都分别是各自行业的龙头: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穿越历史的长河,过去50年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股票的年化收益率接近20%。
可口可乐是美国乃至世界汽水行业龙头,50年间可口可乐的股价持续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16.02%
和段永平坚持持股茅台类似,可口可乐忠实“粉丝”是巴菲特,而投资可口可乐也是巴菲特最传奇最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之一:巴菲特自1988年开始买入可口可乐股票后多次增持,10年间赚了10倍,在巴菲特的投资中仅仅可口可乐的股票就为巴菲特赚取了100亿美元。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616/9bcca7f628c749e2a1c4d329a682c857.jpeg
2004 年以来 A
股所有一级行业中,消费行业的食品饮料板块涨幅第一,15 年来涨幅近 18 倍,年化涨幅达
22%,而食品饮料二级行业中又属白酒行业涨幅第一,15 年时间涨幅达 44
倍,涨幅在全球的消费品投资市场罕见[2]。茅台成为A股的长跑冠军,任阿里腾讯纷纷扰扰:众人皆跌,我独涨。
茅台已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股王,而在“凡事利好茅台”的背后,其实就蕴含在四字里:看多中国。
在中美贸易摩擦愈发难调之下,外部环境愈发驶向迷雾之境。求人不如求己的当下,挖掘内需消费才是中国经济的复苏拐点所在。而茅台,则是看多中国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