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魔城彩石
魔城彩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213
  • 关注人气:1,2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伯温:《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及翻译

(2017-05-11 00:13:46)
标签:

郁离子

狸贪

济阴之贾人

螇螰

情感

杂谈

分类: 综合杂谈
刘伯温:《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及翻译
济阴之贾人
刘伯温:《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及翻译
来自:百度百科

    1、狸贪

郁离子居山①,夜,有狸②取鸡,追之弗及③。明日,从者④擭其入之所以鸡⑤,狸来而絷焉⑥。身缧⑦而口足犹在鸡⑧,且掠且夺之⑨,至死弗肯舍⑩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⑾,其亦犹是也⑿!”
注释
①居山:即“居于山”,在山中居住。
②狸:亦称“狸子”、“狸猫”,善伏之兽,栖息于森林、草丛间,常出没于城市近郊。以鸟类、鼠、蛇、蛙等为食,常盗食家禽。
③弗及:没有追上。弗,不,没有;
④从者:仆人。
⑤擭(huò)其入之所以鸡: 擭,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这里作动词。句意是把鸡放在擭中,再在狸进入的地方设置上这件擭。
⑥絷(zhì)焉:拘囚在擭里。焉,兼词“于之”指“在……里”。
⑦缧(léì):本为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是“拘禁”的意思。
⑧口足犹在鸡:(狸)嘴还咬着鸡,脚爪还抓着鸡。犹,尚且、还。
⑨且掠且夺之:一边使劲地咬,一边用爪强夺那死命挣扎的鸡。且……且……,一边……一边……。
⑩舍:放开。
⑾人之死货利者:即“死于货利的人”。“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死货利”是“人”的定语,后置。⑿其亦犹是也:大概也像这样吧!其,大概,表推测语气;亦,也;犹,像是。是,这,代词。
译文
郁离子居住在山上,夜间有只野狸子偷他家的鸡,起来追赶,但没追上。第二天,仆人在它钻进来的地方安置了捕捉工具,并用鸡作诱饵。就在当天晚上捉住了那只野狸子。(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缚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紧紧的抓住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狸子)到死也不肯把鸡放下。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为钱财利禄而死的人们大概也像这只野猫吧!”

    2、济阴之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
  1. 贾(gǔ)人:商人。
  2. 浮苴(jū):水中浮草
  3. 薄:靠近。这里指冲撞,触击。
  4. 盍:何不
  5. 济:济水。
  6. 巨室:世家大族。
  7. 亡:沉,沉落。
  8. 栖:停留。
  9. 予:给予。
  10. 向:刚才,刚刚。
  11. 薄:迫近。
  12. 许:答应。
  13. 向许:刚才答应。
  14. 无乃:莫非,岂不是,难道不是。
  15. 勃然:发怒的样子。
  16. 作色:脸变了颜色,指变成了怒色。
  17. 几何:多少。
  18. 黯然:情绪低落。
  19. 退:走开。
  20. 吕梁:地名,龙门山
  21. 薄: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
  22. 覆:翻,这里指翻船。
  23. 盍:何不。
翻译
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呼救。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上的大户,你能救了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他:“我救你的时候你亲口许给我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过了些日子,这位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地方。有人见渔夫没动,便问他:“你怎么不去救救他?”渔夫轻蔑地回答说:“这是那位答应给我百两银子却又说不算的人。”于是,渔夫把船停在岸边,看着那位商人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就沉没于河水之中了…
赏析
俗话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尤其是在经商时,对顾客的诚信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商人,没有做到这一点,即使是“济阴之巨室”,他的钱财又能保持几何呢?一个不诚信的人,无法赢得大家长久的尊重。如果有人不诚信,即使他富可敌国,也会像这个商人一样,糟人唾弃。人无信不立。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失信于人。“济阴之贾人”就是因为不信守承诺,当他再次遇到险情时,无论他怎样对渔夫承诺,渔夫都不会再听他的话去救他,最终把自己最为宝贵的生命丢掉了。看来,“承诺是金”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3、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
狙:一种大猴。
旦日:清晨。
部分:组织并分配。
之:到。
求:寻找。此指采摘。
什一:十分之一。
自奉:奉养自己。
棰:打。
患苦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苦。
树:动词,种。
与:同“欤”,吗。
假:如果。
为之役:被他奴役。
既:完。
寤:同“悟”,醒悟,觉悟
相与:一起。
柙:关野兽的笼子。
卒:终于。
馁:饥饿。
以为:把……当做。
译文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要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的猕猴率领(其它猴子)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其中的)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不给(狙公果实),(狙公)就鞭打他们。猕猴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老猕猴问众多猕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多猕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狙公不能得到(果实)(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多猕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如果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役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猕猴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众多猕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这里指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卖弄权术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启示:通过养猴子的人残酷剥削猴子,猴子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
阅读训练
1、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和索通的字。
     答:通假字:1.与,通“欤”,吗;2.寤,通“悟”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赋什一以自奉。 答:取(其中的)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
(2)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答: 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4、螇螰

智伯围赵襄子于晋阳,使人谓其守曰:“若能以城降,吾当使若子及孙世世保之。”守者对曰:“昔者中牟之郭圮,有螇螰堕于河,沫拥之以旋,其翅拍拍,殸 见而怜之,游而负之及陆,谓殸曰:‘吾与子百年无相忘也。’殸振羽大笑曰:‘若冬春之不知也,而能百年无忘我乎?’今晋国惟无人而壅,女以天盈,盈而恃 之,是壅祸也。壅祸恃盈以虿尾于人,天实厌之。晋阳朝亡,女必夕死,死,予不寒犹及见之,其何有于子及孙?”是夕,智伯为韩魏所杀。

注解

 晋阳: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

中牟:古邑名,春秋晋地,战国属赵,在今会河南中牟县东。

螇螰:《说文》:螇螰,昭蟟也。蝉的一种。

 蛇:蝼蛄,是对农作务有害的一种昆虫。

壅:闭塞不通。

虿:蝎类毒虫。

译文

  智伯在晋阳包围了赵襄子,派人对守城的人说:倘若人能用这座城投降(我),我可使你以及你的子孙世世代代保有此城。守城的人回答说:从前 中牟的城倒塌了,有一只螇螰掉到到河时,水沫拥着它而旋转,它的翅膀不停地打着水,这时有一只蝼蛄见了就怜悯它,游过去就背着它到了岸上,螇螰感激地对蝼蛄说:我和我的子孙百年以后也不会忘了你啊。蝼蛄振翅大笑说:你的生命短暂得连冬天春天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百年以后不忘记我呢?如今晋因为没有人而被围困,你凭着天然的有利条件而骄横自大,骄横自大就依赖它,这是围困的灾祸啊。围困的灾祸依赖骄横自大,就像用蝎毒害人,上天实在厌恶这样 做,晋城早晨被攻破,你必定在晚上死,我即使死了,我的尸骨未寒还能来得及看到你的死,那又怎么能对我的子孙后代有什么影响呢?这天晚上,智伯被韩魏所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