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准备好了吗
http://s5/bmiddle/67d02b58xa7691837a3e4&690
四年前,腾腾上小学时,我和许多家长一样,也很想让腾腾上TS最好的小学。TS是以户籍为主划片入学,腾腾的户口从县上转到了市上好小学的片区。计划不如变化,腾腾快开学时,我的工作也从机关下到了基层,单位的方向和腾腾欲要上学的学校正好南辕北辙,腾爸还在县上,孩子上小学接送的任务当然会落在我的身上。想想我的工作,不是孩子放学时候想走就走的,我就下定决心,把腾腾的户口转到了我家辖区,腾腾在07年9月成了解一小学的学生。
腾腾很幸运成为一年级二班的一名同学。语文老师年轻却很稳重,善良又热情,对孩子百般呵护;数学老师讲课幽默风趣,课堂精彩不断,孩子们都很喜欢数学。腾腾从一开学对数学有浓厚兴趣,语文学习相对较为薄弱。我也读了一些有关育儿的书,也了解着一些男孩子与女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区别,我欣然接受了腾腾的学习状态。腾腾一年级的时候,语文学习基本占据了晚上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数学每天学习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可是每次考试,数学是名列前茅,语文一直表现平平,似乎孩子的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腾腾当时有些疑惑,我明确告诉腾腾:“每个人对每门学科都有开敲的时候,有的学科开敲早,有的学科开敲晚,因为你对数学开敲早,所以学得轻松,语文虽然你也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总不能达到很佳的效果,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对语文这门学科开敲。妈妈相信你会对语文开敲的,妈妈也有耐心等待你开敲的那一天。”腾腾听后,也一直在努力地学习语文,虽然他的语文成绩几乎没有名列前茅过,但他也能正确对待,腾腾没有因为语文成绩而显出不自信或者显得自卑。
腾腾下学期就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小升初离腾腾越来越近。我在网上看到了许多小升初妈妈的点滴记载和贴子,看着为了争取上重点中学而焦虑不安的父母们,让不喜欢奥数的孩子上奥数,让不喜欢特长的孩子练特长,我真庆幸腾腾生活在这个小城市,没有如此激烈的竞争,而让我心态平和地面对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TS的小升初主要还是以户籍划片为主,家长公认的好初中正好不在我家户口辖区,我家户口辖区的初中可能算TS城区不好的学校之一吧,公认好学校的教学理念我觉得更适合腾腾,可是能否上这所学校也是个未知数。但我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腾腾不能上最好的这所中学,不管他能上那所初中,我都会默默支持他。因为,学校毕竟是外因,学习主要靠内因。我们辖区的这所不好的初中,前年考上清华的一个孩子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而且腾腾学校的校长还邀请该学生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做了育儿专题报告,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他们融洽的亲子关系,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家和万事兴。”
小升初,到底要谁做好什么准备?家长应该都心里明白,小学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拉不开距离的,除了极个别不好好学习的或非常聪明的孩子外,智商正常的孩子之间,排在名次前面的孩子和排在名次后面的孩子差别是不大的。这时候,学校要扩大知名度,抢生源,开始挑选学习成绩优异,并有特长或获奖证书的孩子。其实,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奥数,或在跳舞、唱歌、学琴、绘画等某方面有天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孩子是一种享受。
腾腾三年级学了一年的奥数,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还被老师奖了一本书和20元现金,他请我和腾爸吃了一顿火锅,不过我亏了60多元,但当时我很高兴。后来,这个老师因为各种原因不办奥数班了,腾腾的奥数也就此搁置了,但腾腾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没有减弱。腾腾当时学奥数,是自己要求去的,我答应腾腾学奥数,却只是为了那张宣传单上的一句话:“我教你的孩子并不是要让他考一百分,但我会教你的孩子数学思维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家长崇拜分数的年代,这位老师却如此诚恳和大胆的宣传语,让我动了心。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腾腾不仅每次考了100分,而且还更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在此,我再次感谢教过腾腾的这位奥数老师。这位老师停止办班后,腾腾说他再上奥数班就要先试听,喜欢了再上,我也一直没有去特意找奥数班,腾腾学奥数的事就这样结束了。
我想如果大家公认的那所学校也认奥数证书,腾腾如果不喜欢去参加奥数比赛,我也不会强迫孩子去。因为,学习的本身是给人带来快乐,如果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即使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也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还不如不要让孩子去投好所谓的好学校,力争去做一个普通学校的优秀孩子也不错。
小升初,孩子和家长都要做好准备。孩子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再适当适用课外时间,劳逸结合,以较短的时间学习,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家长,面对五花八门的培训班,面对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面对老师的表扬或谴责,一定要有定心力,不要跟风。父母或爸妈,是生理名称,是给孩子提供衣食的基地。而家长,是社会名称,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源泉。孩子的成长,会遇到各种关口,我们作为爸妈,给孩子相对充足的衣食等物质保障,我们作为家长,给孩子绝对充足的欢乐等精神保障。孩子哭泣的时候,我们帮他/她们擦去眼泪;孩子跌倒的时候,我们鼓励他/她们站起来;孩子迷茫的时候,我们帮他/她指引方向;孩子微笑的时候,我们激励他/她们远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