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自然之道对待孩子的叛逆
这学期,腾腾除了老师规定必须背诵的课文我盯着背完后签个字外,其它的一概不了解。今天顺手拿起腾腾的语文书,看到有一篇《自然之道》,索性读完,讲的是几个人随一个生物学向导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入海的。当第一只幼龟探头欲出又止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幼龟的头,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大家认为向导是见死不救,向导就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放到海中。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里鱼贯而出,很快引来了许多食肉鸟,幼龟成了它们的口中之食。虽然大家和向导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可好多海龟却死于非命。向导只能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这是个真实的事件,却讲了一个道理:世界有很多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必定要付出沉得代价。
孩子的出生,给家带来了温暖和甜美。三岁前的孩子,父母大多都能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三岁了,父母会发现,他们开始用语言和行动开始反抗大人的命令了,父母会觉得,好好听话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变得不听话呢。记得腾腾一岁多到三岁时,我让他拿什么,或干什么,他真是乐此不疲,让人感觉到有孩子真是世界是最幸福的事。三岁后,我发现,让腾腾干什么,突然不灵了,他开始表现出磨蹭,紧接着装做没听见,我催急了,就开始说,不,或不想干。当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明明听话的孩子怎么一夜之间突然不听话了呢。我就开始观察腾腾,同样的事情,要是我说了,他不想干,可是,要是他自己喜欢,还是会干的。我觉得三岁后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喜欢接受指令性的命令,而是更喜欢做出选择,或自主决定。于是,我就改变方法:“腾腾,该吃饭了,你是拿碗筷还是摆桌子?”腾腾说:“拿筷子。”我又说:“腾腾是摆桌子还是端菜?”腾腾说:“摆桌子。”或者直接问:“这一大堆事,腾腾喜欢做哪些?”……其实,该做的孩子都做了,只是需要父母想办法,让孩子做了选择,也学会了自己做主?
面对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是孩子的正常成长,孩子有了自主的意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感到高兴。叛逆期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三岁的孩子,可能会惧怕父母的权威,会表现出暂时的懦弱,如果让这种强权在孩子心里积聚,可能会在第二次反叛期爆发。
腾腾后半年就十一岁了,马上面临着第二次逆反期。孩子肯定会反叛的,那是因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意味着又一次成长,而且是迈向成熟。前天中午,我和腾腾午睡起床时已二点四十了,我是已经迟到了,腾腾马上面临迟到,我俩急忙下楼后准备各自出发,腾腾看见我的电动车来劲了,非让我带他去学校。我看时间,他跑快的话根本不会迟到,但腾腾拿着我的车钥匙不去学校。看那架势,是非坐车不可,我先示弱,告诉他只能送他半程,最后他跑向学校。晚上回家,我告诉腾腾因为上班迟到挨批了,腾腾说如果以后时间紧迫,他会飞跑到学校的。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暂时的妥协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妥协后告诉孩子后果,让孩子自己改变处理冲突的方法。
虽然腾腾还没有真正进入逆反期,即使逆反了,我也会为腾腾感到高兴,因为这次的逆反意味着他越靠近成年人,他因为有自己的思想才反叛,我会为他为自己做主而感到自豪。面对孩子的逆反,引导比生气、悔恨、诉苦、撒怨等更重要。转个思维,孩子大了,该到自己的做主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主。
孩子的成长,有孩子成长的规律,该叛逆的时候,让孩子叛逆,因为父母的标准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确,父母在孩子叛逆期,遵循自然之道,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渡过人生的每个关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