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之先”话樱桃
樱桃果似桃,圆如璎珠,因此民间俗称“樱桃”。樱桃果实外观圆润莹澈,俨然绛珠。观之赏心悦目,食之玉液芳津,甘香齿颊。在我国北方,樱桃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被称为“初春第一果”,号称“百果之先”。在古代,樱桃罕稀,不易储藏,被古人称为“珍馐水果”。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讲述樱桃呢?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光绪三十二年出版的初级小学堂国文第二册第二十五课“樱桃”这篇课文谈起。
该篇课文采用传统自上而下、自右至左传统阅读习惯印制。内容为:“群儿游园中。樱桃已熟,形圆而色红。儿采数枚,与弟妹分食之。核小浆多,其味极甜。”课文以文言文记述,但言语浅白,易读易记。且课文上面三分之一处刻画出樱桃树枝端所结的三颗樱桃果子及叶子形状,惟妙惟肖,更加深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直观理解能力。课文首先讲述樱桃种植在果园之内,孩童在春游园子时刚好遇到樱桃成熟。一颗颗樱桃鲜红欲滴,晶莹剔透,让人看了就会忍不住流口水。孩童们急切品享甜甜的、酸酸的,带着清香的味道的春天第一果。于是年岁稍长的男孩就采摘一些,与小弟弟妹妹分享。这些新鲜的樱桃果实核小而果肉蜜浆盈口,甜蜜诱人。课文虽短,但信息量丰富。不但讲述樱桃的种植地在园中,樱桃成熟时的外形及味道,而且又教育小学生要学会大让小、不贪食的传统美德和教导孩童懂得“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甜美生活等不来。”的质朴道理。![[转载]百果之先”话樱桃 [转载]百果之先”话樱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樱桃作为一种集食用、观赏于一体的果树,在一年之中,它的果实成熟于百果之先,是一年之中上市最早的水果。文献记载,樱桃在我国已有2500~3000
年的栽培历史。樱桃之名,最早出现在《吴普本草》《滇南本草》:樱桃,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而洛中、南都者最盛,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正黄明者谓之腊樱……其木多阴,最先百果而熟,故古多贵之。从西周开始,我国就有樱桃种植的历史,不过当时只是皇家天子敬祭宗庙的高级供品。到了唐朝,社会上对樱桃的认知更是登峰造极,每年收获的首批樱桃要先送到帝王宗庙,请皇帝们的祖宗们尝过后,才开始用来赏赐、宴请宫廷内外大臣,专门搭配金盘、玉盘,金箸银匙等。《本草纲目》记载:其颖如璎珠,故谓之樱……樱树不甚高,春初开白花,繁英如霜。叶团有尖及细齿。结子一枝数十颖,三月熟时须守护。樱桃果形颇似桃,而圆又如璎珠,所以通常就叫它“樱桃”。![[转载]百果之先”话樱桃 [转载]百果之先”话樱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樱桃,古名莺桃,据说这是因为黄莺喜欢啄食的缘故,又称含桃。黄莺喜食,人更爱吃。俗语“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樱桃从小就被娇生惯养,又怕冷又怕热,又怕旱又怕涝。樱桃的根系呼吸旺盛,对土壤的要求也很高,既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又要求通气良好。同时,对光照也有很高要求,光照条件良好时,树体健壮,果枝寿命长,花芽充实,坐果率高,果实成熟早,着色好,糖度高,酸度少;光照条件差时,树冠外围新梢徒长,冠内枝条衰弱,果枝寿命缩短,结果部位外移,花芽发育不好,坐果少,果实成熟晚,品质差。樱桃树易受病害侵袭,除了随时把控预防病害外,还要给樱桃剪枝外,还要及时除草,上肥,整型,嫁接……一棵樱桃树需要6年时间才能结果,第七年才有上品樱桃,樱桃树有7到10年的挂果期,树龄17年左右就要慢慢淘汰,其中不少树也许早早就因为病虫害而枯萎。![[转载]百果之先”话樱桃 [转载]百果之先”话樱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樱桃果实则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营养物质。樱桃好吃,并不只是其吃起来美味,实际上,樱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研究,樱桃的根、枝、叶、果、核均可入药,能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就对樱桃的药用价值作了记载。樱桃的果实性温味甘,有调中益脾,调气活血,平肝祛热之功效。所以,多吃樱桃可以补元气、美容养颜等。如今,樱桃品种颇多,除供食用,做菜肴较好的配料外,也可酿樱桃酒,还可以加工制作成樱桃酱、樱桃汁、樱桃罐头和果脯、露酒等,具有艳红色泽,杏仁般的香气,饮之使人迷醉。“春风荡漾樱桃熟,香色鲜浓气味殊。”期待着春天里最诱人的甜蜜果实香飘万家,甜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