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坐怀不乱”柳下惠 “鲁男拒妇”亦美谈

(2022-04-01 18:54:24)
标签:

转载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人们感叹于柳下惠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行为,视之为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的标志性人物。[转载]“坐怀不乱”柳下惠 <wbr>“鲁男拒妇”亦美谈


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人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其实,柳下惠被世人尊为君子,除了坐怀不乱,还被孔子评价为“被遗落的贤人”,被孟子尊称其为“和圣”。柳下惠(公元前 720年—公元前 621年),展氏,名获,字子禽,谥号惠,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其故里位于今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展洼村,该村至今保留有“和圣柳下惠故里”的明代石碑、“和圣祠”等遗迹和几部有关族谱,表明这里就是柳下惠的故里。

柳下惠之所以被视为儒家心目中的贤人,是因为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权贵,多次遭到贬谪,但始终不离开父母之邦,所谓“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与臧文仲同时,“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即使处于“降志辱身”的逸民地位,也能从容面对,随遇而安。柳下惠认为,去处行止都不必认真计较,他不以侍奉坏君为可耻,不以自己官职小为卑下,对个人的处境无怨无艾,也无所求,“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即自己被遗弃,也不怨恨;自己穷困,也不忧愁。

柳下惠的德行被世人称道,据《战国策齐策四》记载:“昔者秦攻齐,令日:‘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秦攻齐,中间要经过鲁国。秦军下令切实保护柳下惠在鲁国的墓地,并规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内砍柴的人要处以死刑。柳下惠在各诸侯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柳下惠在当时就有很多粉丝,他们以柳下惠为楷模,处处效仿柳下惠。“鲁男拒妇”就是这样一次模仿秀,这场模仿秀,也被孔子称道,并被记录在《孔子家语》中。

      故事是这样的:鲁国有一男子,独自居住在一间房子里。他的邻居是个寡妇,也单独住在一间房子里。有一天夜里,狂风暴雨将寡妇的房子毁坏,寡妇无处落身,赶紧跑到这位男子门前,请求男子开门,让她暂住一晚,以躲避暴雨。正值深夜,又是风雨交加,按说这位妇女的要求并不过分,没想到这一要求遭到男子的拒绝。寡妇急了,隔窗责问道:“您为何这般不仁慈,不肯接纳我啊?”鲁男子回答说:“我听说男女之间不到六十岁,是不可以同居一室的。现在,您还年轻,我也正年轻,所以,我不敢接纳您啊!”妇人说:“您怎么不学柳下惠那样呢?他曾经夜宿郭门,有女子来投宿,因恐怕其冻死,让她坐在自己的怀里,给她取暖,直至天明,都没有发生违德之事,国人也称赞他坐怀不乱,并没有说他乱德啊。”鲁男子答道:“柳下惠他可以那样做,但是我却不可以,我将以我的不可以,学习柳下惠的可以。”

     当孔子听到了此事之后,称赞鲁男子道:“多么难得啊,想要向柳下惠学习的人,没有能像他学得这么像的,期望能够达到至善,却不会盲从其行迹,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哪!”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