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营养多了就会化为毒

标签:
转载 |
![[转载]营养多了就会化为毒 [转载]营养多了就会化为毒](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举一个无知者无畏的悲剧;
家境殷实,四代单传了这么一个孙子,平常父母忙,主要是爷爷照顾,你大概可以想象这个孙子有多受宠爱。
然后,他因为大量蛋白尿收入我们科,那个时候肌酐轻度升高,但是肾穿刺出来,一大半的小球硬化,肾间质更是一塌糊涂,可以预见他将迅速进展为尿毒症,并开始透析。
由于实在太年轻,我们不死心的仍旧积极给了免疫抑制治疗,最终还是回天乏术,无能为力的眼看他在一年之内迅速进展至尿毒症,并开始了血液透析。
他家里没有家族史,他也不是1型糖尿病,甚至都没什么基础疾病,平常爱打篮球爱运动。
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地方,就是爷爷会给他吃各种补品。
起因是,家里人想着孩子生病住院了,需要补身体,所以每天给他各种高蛋白饮食。
我发现了之后,就告诉他们,孩子的尿蛋白量很大,吃得越多,漏得越多,病情进展越快。反复告诉他们,尽量少吃点蛋白质。
然后高潮来了,爷爷对我的话嗤之以鼻,坚持认为孩子这幺小,又生病了,必须加强营养。
然后洋洋自得,不夸张,真的是洋洋自得地告诉我,他的宝贝孙子,这十几年来:
每天,要吃1斤核桃、半斤红枣、4个毛鸡蛋、2杯牛奶、2碗参汤、5勺黑芝麻;
每天还要喝黄金搭档、生命1号;
这还不算完,每月喝一次甲鱼汤,每半年还要吃一次胎盘……
而且时不时吃点野猪肉、野鹿肉、野兔肉之类的野味……
我现在都记得,当时年少的我,那天下午目瞪口呆的那种感觉。每天吃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地方吃饭。
我找小伙子核实了,他确实十几年来就是这么过来的,而且他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丝毫不觉得这种饮食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每天吃进去这么多这么多的补品,它们又不会凭空消失,都是需要肝脏代谢之后,通过肾脏或者胆道排出来的。长期大量的摄入这么多东西,真的就不怕伤肝伤肾么。估计是我没隐藏住脸上的惊讶,爸爸事后反复来找我,问孩子的肾病是不是吃这些东西吃出来的。
作为一名严谨的医生,我要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法律责任,我无法给他下定论说,孩子的肾病一定是吃补品吃出来的。
只能反复劝解,这些东西都要经肾脏排泄,既然肾脏已经不好了,千万千万让肾脏喘口气,别再给这么重的负担了。
其实特别惋惜,这个小孩才高一,人生都还没开始,就和透析室绑定在了一起。
我曾经见过他爸妈和爷爷在楼道抹眼泪,说实话挺难受的。
然而,即便是在住院期间,在我反复反复的告知不要再给“补身体”的情况下,他爷爷仍旧不厌其烦的拿着五花八门的补品来找我,“大夫,听说这个东西能够补肾,我想给孩子吃点”。
每当这个时候,我真的特别想说他一句,“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是有极大的可能就是你的这些乱七八糟的补品害了他,能不能别再补了。”
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他家里经济条件很好,父亲能力也很强,排队了几年之后,就联系做了肾移植,此后我也没有再见过他。
但愿我苦口婆心劝了那么多能有点作用。
否则,哪怕是做了肾移植,如果爷爷还是像过去一样给大补特补,我个人认为,新换的肾脏也撑不了几年这种高负荷的。
另外之前KI杂志发表了一份令人惋惜的病例,一位大爷因为吃了7天的补品患上尿毒症。
大爷购买的补品实际上就是维生素C的补充剂,大爷在7天内大约总共补充了5g的维生素C。
成人每天约100mg维生素C就足够,3颗鲜枣就含有100mg维生素C。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正常吃蔬菜、水果,就能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维生素C在转化的草酸由肾脏排出,太多了肾脏就排不动了,加上大爷本身肾脏就不好,肾脏直接衰竭了。
如果当初,他没有那次“心血来潮”?如果当初,家人懂一点医学常识:您有肾病,不好乱吃补品?如果当初,朋友劝阻:还是先问问你的医生,你这个情况能不能补?
那么,现在的结果会不一样!即便有慢性肾病,大爷剩余的肾功能也基本能够维持他日常生活,不需要依赖透析。
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没有后悔药。
希望大家可以提高对药物性肾损伤的警惕,一次急性打击,对于肾脏的伤害是很大的,虽然很多人及时停止肾损伤药物后肾功能可以恢复。
但对于本身肾不好的朋友,一次急性打击意味着可能肾功能永久性损失。
也请转告给身边肾不好的朋友,不要乱买任何补品,包括你认为无害的补品,有时这些产品缺乏必要的潜在毒性告知。
如果是病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或其他成分,请咨询了解你情况的医生,权衡利弊使用。
专家表示:
以下食物同样是“尿毒症”加速器
1、盐分较多的食物;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里,盐被誉为百味之首,正常摄入盐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但是,盐真的是一种不能多吃的食物。研究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会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损伤,可能会加大患肾脏疾病的风险。饮食太咸则会增加肾脏负担。
此外,盐在体内会锁住水分,导致水分也不易排出,加重肾脏负担。
2、粗蛋白食物;有肾脏问题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可以吃一些精蛋白,比如瘦肉、鸡蛋清等。粗蛋白食物可以少吃一些,如花生米等。因为粗蛋白杂质多,其实并不利于代谢。
3、杨桃;杨桃中包含的神经性毒素在大量摄入的前提下会引起肾脏的急性损伤,所以食用杨桃一定要适量。
4、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易引发尿酸水平升高,而过量的尿酸一旦沉积在肾脏,就容易引起肾脏损害。
如果你不想他一样年纪轻轻变成每天被人照顾的一类,从现在开始就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疾病问题可能会远离你!
5、蛇胆;蛇胆常常被人们当作中药材食用,虽功效广泛,但研究发现胆汁中存在多种胆囊毒素,会引起多个器官的急性衰竭,特别是肾。所以说肾不好的人或正常人,都要少吃蛇胆,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6、酒精;现代人们压力越来越大,酒已经成为人们交际应酬少不了的一种饮品,但专家表示,频繁饮酒会加重肾脏负担。同时,还会扰乱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导致肾脏无法进行正常代谢,从而加速肾衰竭。
对于疾病,预防永远是大于治疗,希望阅读完全文的你能够对自己的“肾”了解起来。好好爱护自己的“肾”,对肾脏不好的食物少吃,不知名的补品也不要购买,肾脏最喜欢水,其次是牛奶,最讨厌甜饮料!
我曾许下一个心愿,祝转载者一生顺利,好运连连!推荐博文:
空调病风湿、老寒腿、游走性风湿、月子风湿、天气预报式风湿、干燥综合症、反复性口腔溃疡
药枕轻松治肿瘤
比黄金还值钱的100个生活常识----------------真正的长生不老诀
神秘古老的土方---------------------------------高血压断根,屡试屡效
“走方郎中”的治病绝招---------------蒙医贡献的60个民间治病偏方
教你玩转微信----------------------------------董洪涛教授有效药方140条
奇方妙法养生厅--------饭后吃梨大量排出体内致癌物作者:算卦传奇
很多病一分钟就能搞定
很多人中风之后才发现的秘密------------治咳嗽偏方大全(建议收藏)
神奇偏方百试百灵(下)----------胡萝卜汁竟能治疗肺癌,太神奇
100个很土的土方---------------------熟背以下82点,你就是中医
红薯可以防治十种疾病--------------------蒙医爷爷传下来的绝方
生气的成本太大了(转自沾满…-------
小拇指颇为神奇,可惜世人少知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祛湿12方-----------民间巫术(转自闲在居士)
如何认识“高人”
揭开人体内湿气的神秘面纱-------------------
好心态抗衰老比运动更有效 ,…
太会算计的人实际上有病难医与傻…
厨房实用小妙招---------土家族秘方:痛风六小时止痛消肿神方
不可思议的奇效土疗法--------------------------养生必备100个妙方
各种野菜功效多。作者:泪鱼儿--------------100道养生素菜菜谱
清宫御医留下的40个奇难杂症良方-------------人体自愈的秘密!
很难搞到的超灵验秘方---------------------胃病很灵的私家偏方
对付牙疼,比按电门开关还灵-------大多数人不知道的120个秘密
怎样让血管“返老还童” -----------------中医揭示糖尿病的真相
全国老中医秘方交流会特效200方-----------日常用药基本知识
民间偏方秘籍大全-----------------------------实用的一百八十个偏方
古今奇难杂症偏方大全【一】-----古今奇难杂症—偏方大全【二】
古今奇难杂症偏方大全【三】--------古今奇难杂症偏方大全【四】
一治必愈绝方---…..---------------------痛风外用奇方,有效率100%
血脉是人体的“江河”治理好了百病不--膝盖疼偏方,治一个好一个
实用巧门大全250招------------高血压特效:永远断根,屡试屡效
央视破解无癌村秘方--------风水知识孕含着很深的科学道理(下)
桔子皮枕头可妙治百病--------------------------69个中医小偏方很妙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人体穴位功效大全
16位名老中医经验方--------------------------5分钟可记住黄帝内经
睡前吃一个苹果,老了血管都通畅-----一般的“养生”都是徒劳的
最便宜的长寿药,让你没有时间生病---------十种癌症的民间效方
老祖宗总结的100个治病绝招---------------------全是稀世神效秘方
人体18个上下对应穴位及功能---------健康养生必知的16个警戒线
中药简单运用秘传------------------光脚踩泥地,血糖竟然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