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汉《礼器碑》解析

标签:
转载 |
汉《礼器碑》解析
文丨刘瑞鹏
作者简介:刘瑞鹏,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书法创作理论。
汉代隶书对后世影响甚大者当数东汉碑刻, 尤其是桓帝、灵帝时期之碑刻,一般习称之『汉碑』即指此。因为在东汉之桓灵时期,官府大兴以刻石记功颂德,上下形成一时风气,出现了碑碣云起之局面。
徐利明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中指出:『当时(东汉)的碑碣、石阙等都讲究造型和装饰艺术,其本身即已成为各具风格的雕刻艺术品,而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碑文书法当然也是应相辅相成的。所以,碑文书法的讲究则自然造成了各呈其能,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从而使我们现在能看到大量的汉隶石刻珍品。』
《礼器碑》拓本局部(一)
而这些东汉石刻流传至今者,或仅存拓本,或尚存残石,或原碑完好,并且数量可观,风格多样。 就其书风而言,大致可分为:宽博雄浑、温润潇洒、方拙朴茂、豪放恣肆、清秀刚健、工整端庄、婉丽圆畅七种风格类型。 而本文所撷取之 《礼器碑》即为清秀刚健一路,结体方正、姿态优美 , 为历代习隶者所喜爱 。
《礼器碑》全称《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修孔子庙器碑》 《韩明府孔子庙碑》等,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 (一五六)立,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其与《史晨碑》《乙瑛碑》合称为孔庙 『汉碑三宝』。
《礼器碑》之碑文内容主要记载鲁相韩敕免去孔子母亲颜氏和妻子并(亓)官氏族人之劳役,歌颂其修缮孔庙、铸造祭祀孔子礼器之功绩,在碑阴及两侧刻有资助官吏之名籍及款数。《礼器碑》碑圆首,四面刻,碑文十六行,每行三十六字,独第八行高出一『皇』字。 碑左侧三列,各四行;右侧四列,各四行;碑阴三列,各十七行。此碑用笔变化多端,犹如铁笔勾勒,笔力强健、方中见圆,结体宽博疏放、平中见险,追求萧散简净、典雅逸致之境界,并在妙造自然 中表现出 超凡脱俗 之气质 。
《礼器碑》在东汉众多名碑中,出类拔萃, 脱颖而出,被历代学者给予高度评价,并尊为 『汉碑第一』。明郭宗昌在《金石史》评曰: 『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 ,又言: 『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清王澍在《虚舟题跋补原》评云:『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又言:『唯 《韩敕》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又评:『此碑上承斯、喜,下启钟、王, 无法不备,而不可名一法;无妙不臻,而莫能穷众妙。』
《礼器碑》拓本局部(二)
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有语:『西汉分书今亦罕存,东汉则林立百数,自王蒻林极力推崇《礼器》,声价遂为汉分第一。』 清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有云:『汉人书以《韩敕造礼器碑》为第一,超迈雍雅,若卿云在空,万象仰曜,意境尚当在《史晨》《乙瑛》《孔宙》《曹全》 诸石之上 , 无论他石 也 。 』 在此,笔者对汉《礼器碑 》进行解析,以求教于诸位方家、读者,不妥之处,敬请不吝赐教。
表一“方圆兼备,以方为主”举例
表二“轻入重出,雁尾方重”举例
一 、《礼器碑》用笔分析
《礼器碑》用笔劲健爽朗,斩钉截铁,自然天成。该碑之用笔异于其他汉碑,取势干劲犀利,除波磔之外起伏不大,中锋行笔,力透纸背,犹如铁锥画沙,娴熟自如。其笔画纤细而刚健有力,波磔简洁厚重,又不乏灵动之气。方圆并举,是汉隶清秀刚健一类风格之典型作品,观其笔迹 , 刚劲有力 , 变化若龙 。 具体分析 如下 :
(一 ) 方圆兼备 , 以方为主
方笔与圆笔是用笔之重要内容,清朱履贞在 《书学捷要》中言:『故书之精能,谓之遒媚, 盖不方则不遒,不圆则不媚也。』 《礼器碑》用笔以方为主,多用折笔、顿笔、铺毫,因而呈现雄强、劲健之美;兼并圆笔,多用转笔、提笔、裹锋,因而又呈现秀逸、灵动之美。方笔刚劲, 圆笔浑厚;方圆兼备可使点画方折而圆润,顿挫而婉畅。此类笔画显得既遒劲雄强而又妩媚潇洒,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 中言:『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妙处在方圆并用, 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见表一。
(二 ) 轻入重出 , 雁尾方重
『蚕头雁尾』是隶书中最具独特性、指标性之笔法。汉隶碑刻中之长横、捺尾都是以雁尾方式来处理,并且匀称和谐,唯《礼器碑》采取轻入重出之笔法,特点尤为突出,此乃该碑笔画之灵魂与生命。《礼器碑》之笔画有粗有细、有曲有直、有伸有缩,为避免单一呆板,其雁尾之方重处理打破常规,活泼自如,具有奇异之美,而这种美感 是该碑所 独有的 。 如表二 。
(三 ) 瘦劲如铁 , 刚柔并济
《礼器碑》通篇给人以骨质瘦硬、精奥奇崛之印象,线条细瘦执拗,极富骨力。清王澍《虚舟题跋补原》评云:『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 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礼器碑》 笔画瘦劲,富有阳刚苍劲之感,以瘦硬而有神采之艺术风貌冠绝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够运用纤细笔画表现出穿金刻玉之力量,此碑乃最好之典范 。 见表三 。
表三“瘦劲如铁,刚柔并济”举例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