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亚运会到广州亚运会
(2010-08-05 15:47:18)
标签:
广州亚运北京亚运体育 |
分类: 足球博客 |
和北京亚运会的敲锣打鼓人尽可知相反的是,广州亚运会只是悄悄的向我们走来,如果你不是广东人,恐怕很难感受到亚运氛围。
从北京亚运会到广州亚运会,整整20年,中国大地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从个体来说,曾经的匆匆少年早已是满目沧桑,如今已过30的我犹记得20年前北京亚运会时的盛况空前,那支向全亚洲招手的大熊猫盼盼早已经赋闲在家,不过一定过的很是洒脱,有诗可证:盼盼在家,安居乐业。
我已经记不清北京奥运会中国队的第一块金牌了,但我依然对90年北京亚运会的第一金获得者举重运动员邢芬记忆犹新,那还是个小姑娘啊,她举起了比自己体重要重的多的杠铃,她不仅举起了杠铃,也举起了全国人民的兴奋之情。随着邢芬第一块金牌的获得,中国代表队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创纪录的183枚金牌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被打破。
随着那首现在依然耳熟能详的亚洲雄风,亚运之火燃遍全国各地各个角落。记得那时候我刚上初中,老师在亚运会开幕那天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有关亚运会开幕式的消息,而有关亚运会的竞猜也在学校如火如涂的展开着。相比而言,同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杯在我们那只能用无人知晓来形容。
北京亚运会究竟有多火,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完全可以用北京奥运会来参照。
那毕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综合赛事,第一次总是能引发所有人的情欲,当中国再一次举办亚运会的时候,亚运会从正房变成了偏房,从贵妃降到了招仪,国人热情不再,广州亚运会仿佛成了广东人自娱自乐的游戏,我们不知道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我们不会唱亚运会的会歌,我们也不关心中国队能获多少金牌。这第二次的亚运会就这样不招人喜欢。
其实很容易理解中国人对于广州亚运的冷淡,20年的时间我们已经从亚洲大国发展为世界大国,奥运会我们都见过了,有谁还会希奇小小的亚运会,在亚洲,我们拿金牌太容易了,都有点审美疲劳了,正所谓,曾经桑海难为田。我认为,我们现在举办亚运会完全是为了亚洲人民无私奉献,广州亚运,只有回忆,没有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