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2013-04-22 17:29:35)分类: 产业活动 |
19世纪以后,美国横贯东西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拓展,并开始进行商品性生产。进入20世纪,世界人口猛增,世界农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粮价大幅度上涨,促进了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机械化缓解了人少地多的矛盾;农业的生物技术革命、化学革命,以及经营管理革命,从培育杂交玉米品种,到化肥的增施,到提高效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玉米、小麦、黑麦、燕麦等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l/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小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0%。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例如,在商品谷物地域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稳产、高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活动题:
1、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生产规模大。美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的。农场的面积一般都在几百公顷以上,大型农场可达数千以至上万公顷,从而可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2)商品率高。美国的谷物生产规模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商品率高,中部平原的商品率超过95%。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由于美国农场规模大,高度机械化缓解了人少地多的矛盾。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4)交通运输便利。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促进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
(5)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农业地域类型 |
商品谷物农业 |
季风水田农业 |
人均耕地 |
人少地广 |
人多地少 |
主要农作物 |
小麦、玉米 |
水稻 |
生产规模 |
大 |
小 |
机械化程度 |
高 |
低 |
科技水平 |
高 |
低 |
商品率 |
高 |
低 |
经营方式 |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
家庭经营,规模很小 |
主要分布地区 |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所在国多为发达国家 |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所在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