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演讲惠若琪演讲稿:不服输的倔强是我青春期的叛逆
标签:
演讲稿惠若琪 |
大家好,我是惠若琪。今天来到这里可能要给大家带来一段略带沙哑的演讲,因为我确实我今天有一点小感冒,不过我并不担心,因为今天的这些演讲讲的是从我内心呐喊出来的声音。刚才在后台,导播就告诉我,我是历届星空演讲的嘉宾中个头最高的。其实你们这个范围说小了,算上幕后的工作人员,以及台下的你们,我的身高也应该是名列前茅的。不要再问我到底吃什么才长的这么高了,我从科学的角度来回答一下大家,这就是基因,是遗传的问题。我爸一米九七,我妈一米七,所以我从生下来开始就比同龄孩子高了。
不过你们先不要着急着羡慕我,因为身高,我也苦恼过很久。每当转入一个新的学校的时候,我都要和别人解释半天,我不是留级生,我只是个子长得高而已。再有,就是在我的童年的时候,我很早就已经享受不了儿童票的票价了。
自从偶然间进入到了排球队,我仿佛找到了组织。看身边都是个子高高的女生,让我一下子就有了归属感。我发现自己的身高不再是让人取笑的事,反而是我引以为傲的优点。但要说当时的我多么热爱运动,那其实没有,是排球让我慢慢建立起对体育的认知,对自己身高的自信。这也是我课业之余最愿意做的一件好玩的事。其实当时我有一点点小私心,因为每天下午上完两节课我就可以去打排球了,对于一个像我喜欢自由的人,这个感觉真的是太爽了。而且这样一来,如果我哪一次考得特别好了,老师都会说:你看人家天天打球还考得这么好,我这心里就有点暗爽。所以,在我看来那个时候打球是一件特别特别划算的事。
但是,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学习成绩很突出的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体育生总是班级里拖成绩后腿的。我当时很希望能扭转大家的看法,所以我反倒产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倔强和责任感,我不希望我们这个集体被打上这样的标签,至少从我身上,我希望能够打破大家的固有印象,这个想法激发了我的小宇宙。
于是,我开始主动把学习抓的很紧,每次外出比赛的时候都会把课件随身带到身上,方便拿出来复习。很多人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去打球是不务正业,可打球非但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反而让我成绩更好,这应该是体育最初为我带来的改变。
再来讲讲那个球场上的我吧,因为起步比较晚,身体又不是特别协调,别人能垫两三百个球的时候,我只能垫两个、三个。那个时候,亲戚看到我的这个样子,都说你小女孩家家的搞什么运动,还耽误学习时间。那时慢慢爱上排球的我暗下决心,你们越说我不行,我就偏要打好。
现在想想看那可能是我青春期里最大的叛逆期了。后来经过努力,我终于从旁边捡球的小女孩变成了梦寐以求的主攻手。慢慢的,我被教练委以重任,成为了队伍里的队长。第一次穿上有队长标志的赛服时,我可开心了,但是这道杠也是新的责任的开始。
那个时候队友防不完的单兵我来扫尾,临近考试没有人来训练,我一个个去打电话叫。有一次在场上我一着急埋怨了队友,我爸爸看到了,一把把我拉到旁边就是一顿教训。那时他要求我,不管队友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第一句话都要说“我的”,一开始我没有应声。我爸说,“你是不是这集体的一员呢?”我说:“是。”“那不就对了,不论谁的失误,都是你们全队丢了这一分,而你作为队长就应该去承担。”
我点了点头,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知道并理解了身为队长需要承担的责任。它不是像我们平时在电视机前看到的,队长只需要去挑个边,选择一下谁来发球,回来站在场上就可以了。也不只是你的队服下面只比别人多了一条杠。身为队长,你承担的是全队每一个人的责任,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支队伍可以走得更远。所以后来,即便是我16岁进入到国家队时还只是个小队员,我还是会看、会学习,看这些大姐姐们是怎么做的,队长是怎么做的,习惯性的以一个团体的标准去思考每一件事。这也为我之后在省队和国家队的队长生涯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从业余球员到职业球员,这也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选择走专业这条路,就意味着放弃了大多数人走的那条路,而这条路又是否是光明的呢,我们谁也不知道。体校的时候,省队的教练来到我们家找了很多次,我父母一开始不同意我去,他们更希望我好好学习,走一条普通的路,稳稳的路。我也问过自己,如果进了队,生活就是以打球为主了,爱好将会变成职业,那会不会是我想要的生活呢?可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打球,好在父母也开明,让我去练个两三年,试试,不行再回来。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为自己做出的重大决定,从迈进专业队的第一天,我就想,不管再苦再累,我都要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
后来的机遇让我进入到了国家队的视野,以最小的年龄到了一个最顶级水平的地方,也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差距。那时候身边的大姐姐都说,你还小,慢慢来。可是我不觉得,因为那时候的我全力都不一定和别人平齐,那我就更不能怠慢一丝一毫,而且赛场就是战场,没人是会因为我小就不往我这里打,反而会处处刁难我、找到我,把球往我这里处理,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不停地自我突破。那时候的训练,我从准备活动开始就特别玩命地做,大家有时候还取笑我,你悠着一点,正课还没开始呢,你看你这一身都湿透了,不过也就这样,体育把我性格中的这份倔强不断地激发了出来,帮助我一步步成长为现在大家熟悉的惠若琪。甚至三次从手术台上回到了球场,最终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现在回头想一想,我自认为身上拥有这些还不错的品质,其实都是我运动员生涯带给我的,而今天我就是想跟大家分享这份感觉,现在我退役了,当时养成的很多习惯依然影响着我现在的生活。目前我就读的博士学位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就读这个专业,让我的观察和思考都比从前更进了一步,我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我以前所认识的那些体育有了改观,体育不仅仅是对人类的身体进行塑造,更对人类的精神进行塑造。
而这也是大多数人存在的认知误区。很多人对于体育还停留在竞技体育,单纯的竞技体育,认为体育的存在他仅仅是为了为国增光,即便现在的白领们越来越注重锻炼身体,健身卡基本是人手一张,但他们大多数都会觉得我为什么要运动?为了减肥呀。
体育的作用仅仅是为了让人变得更瘦吗?事实上,通过体育,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的外在,更是内在。作为从体育中受益的人,我深切的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力量,也希望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于是我发起了惠若琪女排发展基金,希望让大家多多关注运动,关注体育教育。
但对于刚从象牙塔里退役出来的我来说,建立一个基金每一步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说在募资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之前我看到的像董卿姐采访中提到过的一些窘境,对着对方说了一大堆理念之后,最后被人拉着说“我们来合张照吧”。我有时真的想不通,但在球场上都不曾服输的我告诉自己此刻我不应该放弃,所以我走到了更多更大的舞台上来分享体育的力量,比如说今天在这里。
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做的事,我的基金成立一年多,我走访了很多地方,接触了很多孩子,我发现,体育教育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往往是处于劣势的。城市里,在座的各位应该经常会有这种感觉,特别我上学那会儿我就有这种感觉,体育课经常是会被霸占的,虽然现在这种现象少了,但是体育课开展的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很多家长觉得体育就是玩,玩就是耽误时间,不,科学证明,适量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同时还能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有一次,我们在学校里做公益活动,孩子组成两队PK,当时最后输的那个队伍里面的一个小孩子哭起来了,他旁边的小孩也跟着他哭,我们就傻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哭得尤为伤心,能看出来她对输赢特别特别在乎。
后来,我把她拉到旁边,问她,你今天玩得开心吗?她不说话,她想说开心,但又觉得我没赢,所以不开心。我说,你们这支队伍是临时组成的,这次虽然输掉了比赛,但你们每个小朋友都表现得都特别棒,下一次你们能不能做得更好呢?她小声的说可以做得更好。
我又问她,你下次还愿不愿意参加这种比赛啊?你回去坚持锻炼,加强配合,没准就能超越旁边的那支队伍了。听到这里,她终于擦干了眼泪,点了点头,也能看得出来她对下一次燃起了新的希望,这对我触动很大。我的倔劲儿又上来了,我想要通过体育教育让孩子们正确的看待胜负,学会团队协作、学会相互鼓励。
我在青海支教的时候,发现当地的教育设施非常的完备,跟我想象中不一样。我以为那里的教室两边透着风,忽忽的刮,但其实不然,而那里真正缺少的就是老师,一个老师往往身兼多职,专业的体育老师就更别提了。可能有人说了,乡村的孩子身体个顶个的好,学什么体育?那我觉得你们真的是小看体育的力量了,它作用于人的肉体,但打击着我们的内心。
这些孩子非常善良、淳朴,私下的时候,他们也笑、也闹,但我发现他们见到外人的时候,全部都低着头,你把东西给到他们,他们也不敢跟你直视地去接过来。我们的志愿者和他们交流,也显得非常吃力。后来我们开会的时候,一位老师告诉我,那是因为害羞。在和陌生人接触时,他们严重缺乏交流的能力和自信心。甚至接触自己长辈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显着胆战心惊的感觉。但在后来,经过游戏和比赛的互动后,大家很快和我们打成了一片,孩子们的脸上也洋溢出了笑容,彼此之间也拉近了距离,而我也学会了一句话,颗粒系(音)。就是这张照片,当时我们在跟孩子们玩接力游戏,一个小朋友喊出了颗粒系(音),两个小朋友跟着他,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在喊这三个字,之后我知道了颗粒系是当地加油的意思。看见孩子们小小的身躯里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我的眼睛里湿润了,我多么希望在这些孩子们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多少的困难,他们能记住今天呐喊出的这三个字“颗粒系”。
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坚持下去的原因,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想要去普及体育教育的原因。这份决心我今天也想跟在座的各位进行分享,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当孩子们在努力学习文化的同时,能够通过体育的作用提升自信心,建立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团队协作、抗压能力,对他们今后融入社会、打消对社交恐惧等都有很好很好的帮助,而这些是仅仅依靠读书读不出的。
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国家的经验。体育运动是日常这些孩子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部分,请注意,我所说的这个“最”,没有加“之一”。
很多国家的体育课程从幼儿园开始就非常丰富,到了大学更是包罗万象。除了大、小球等常规的课程外,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都能得到满足。为什么他们如此重视体育呢?因为和学术教育相比,体育教育更能给孩子带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坚强不屈的精神状态。在他们看来,体育教育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健康、良性的竞争,对于培养“领导力”至关重要。
当下,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开始有了类似的反思,我也多次在微信中看到有人分享类似的这种文章了,说到的就是很多国内外的精英、成功人士,他们往往都是运动达人,身材和健康管理都做得非常好,不信我觉得大家可以问问看今天来演讲的各位嘉宾,他们肯定多多少少有着自己的运动爱好。
如果说之前的我,是在竞技赛场上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那么现在的我,则希望通过体育教育来带动更多的人、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让每一个人能和我一样,发觉自己那一份不服输的倔强。让我们的身心都能够足够坚强。而我们强,则中国强。
希望大家听完今天的《星空演讲》能够回去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甚至影响一下自己身边的人,这样子我觉得我今天的演讲就非常有意义了。也相信在未来我们再相见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个更加充满激情的精神状态,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我是惠若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