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海梅·温贝托·埃莫西略1990年的作品,我觉得它几乎是巡视当代墨西哥电影一个良好的出发点。看完这部电影,大概观众的反应就是它是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情节化和商业化似乎正是它不屑的。说起来,要拍一部吸引人的电影,对于埃莫西略来说并不是难事,特别在看了他的《贝雷尼塞的激情》以后,我相信埃莫西略在拍摄常规电影上肯定已经轻车熟路,但是90年代以后的他却要剑走偏锋,连连拍了一些看似奇怪的电影。比如这部《家庭作业》,整部电影长度为85分钟,由一部摄影机完成,演员也只有两个,其中那个女演员是玛利亚·罗霍,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它看起来不像是一部电影,倒更像戏剧和电视上的片断。
布景是简单而运用娴熟的,摄影机的镜头拍摄的是一间封闭的公寓,它有一个走廊,一个前厅和一个与房间相连的浴室。但是不时有阳光的影子在百叶窗上移动,不时有噪音从街上传过来。几乎可以联想,在银幕外有一扇半开的窗,与这些场景连为一体。而摄影机是放在地上的,冲着大门,很多时候都只能拍到人的大腿。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比希尼娅的女人把摄影机放在地上,说明自己要拍个家庭作业应付期终考试,进来了她的一个老情人马塞洛,女人竭力要让男人在镜头范围之内,而男人也尽力作出一副轻松自然的模样,他们好像都在掩饰着什么,渐渐的,我也参与到两个人的游戏中来。
随着故事情节的演进,一些秘密给揭开了。比希尼娅是电影系的学生,她和自己的前男友马塞洛在拍一个电影,但是马塞洛并不知情,比希尼娅把摄影机藏在桌子底下,是服从她老师的要求,采用单一角度拍摄,几乎就是记录片一样,在现实的时间里拍摄同一时间的电影。她决定找马塞洛来谈论一些关于爱情的问题,作为这部电影的主题。马塞洛发现摄影机后大为光火,但是剧情发生了转折。平气以后的马塞洛表示愿意合作,他决定亲自表演,装出一副不知道有摄影机在拍摄的样子。不过,故事要到最后才真相大白,原来比希尼娅的真名是玛利亚,马塞洛其实是她的丈夫何塞,他在帮助她完成她的电影课作业。
这部电影让人感兴趣的不是镜头前的事情,因为这些会结束的,最让人感兴趣的是看待事物的方式,观众难免发现摄影机背后藏着一个人的视点,导演的视点或者片中某一个人的视点。放映这部电影其实是导演和观众在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时空上撞击的一次机会。《家庭作业》就是根据这种关联拍摄的,摄影机实际上在漫画拉美电影史上一个特殊观众的视点,也就是看过墨西哥30年代到50年代各种情节剧的那个人的视点。这种情节剧曾经为银幕带来一种耳熟能详的叙事方式,被墨西哥人所热爱,它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个好的故事应该催人泪下。
《家庭作业》是低成本的,但是在那个小小的房间里难免会让人想到摄影棚和制片厂,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有着各种不幸命运的英雄人物其实在替观众承受生活的种种不幸,而观众则像埃莫西略的摄影机一样,看着银幕上发生的一切,实际上并没有与影片上的角色休戚与共,观众是去参加一种仪式,在仪式中,就是哭泣也会转化成一种愉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