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空手道之如水松涛
空手道之如水松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础知识:空手道的四大流派及三大体系

(2010-05-18 11:27:15)
标签:

空手道

松涛馆流

流派

文仁贤

日本

基础知识:

    提起空手道,大家可能觉得这是项日本的武术。据史料记载空手道源自古代冲绳的琉球王国,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琉球王国作为与中国明清两代友好往来的“臣属国”,其空手道的产生与发展都和当时流传到琉球的中国明朝武术有紧密的联系与渊源。空手道直到八十多年前才真正从琉球群岛(被日本吞并后改为冲绳)传播进入日本本土,并由日本发展推广到全世界160个国家。 

 

                             四大流派

 

松涛馆流(松涛流):全日本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空手流派.创始人为船越义珍(18701957系空手道中的所谓南舟北马中的北派功夫。松涛馆流空手道共有26个规定型(套路)。其技术特徵为大开大闔,动作走直线,多用弓步大马,注重腿法运用,是刚猛型空手道的典范。类似中国武术中的北派少林拳。因为其动作幅度大且简洁深受欧美空手道爱好者的喜爱,风行160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空手道强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空手道的市场有率达到80%以上。

该流派现有许多代表性组织:JKA(日本空手协会)、ITKF(国际传统空手连盟) 、SKIF(国际松涛馆空手道连盟) 、ISKF(国际松涛馆空手连盟) 、JKS(日本空手松涛连盟) 、JSKA(日本松涛馆空手协会) 、松涛会(Shōtōkai)等。

其中JKA(日本空手协会)是由“现代空手道之父”、松涛流创始人——船越义珍创立的,全日本最大的空手道技术研究、训练教学组织与赛事团体.也是全世界普及最广、最大的空手道团体。

(有一个韩国人叫崔泓熙的,年轻时在日本学习松涛馆流空手道并取得黑带二段资格,二战结束回到韩国后将空手道技术与朝鲜古武术"花朗道"相互融合,创立了今天风行的现代跆拳道)

 

 

糸 东 流:创始人摩文仁贤和糸东流空手道一共有47个规定型,是四大流派中规定型最多的糸东流的型是其流派的一大特色。 糸东流不但融会贯通「首裏手」和「那霸手」之武术,还加上了日本古代的擒拿术,传统的居合剑术和多田派的釵术、棒术及双节棍术。 时至今日,糸东流不但已成为世界四大流派之一, 而且还是目前把空手道保存得最完整的、 最完善的空手道武术流传后世。

糸东流的特点守、破、离三字来总结,即对型的忠实遵守而后应用最后独立,以此独特的方法来修行空手道。而且糸东流空手道极其重视空手道精神的修养,开祖摩文仁贤和极强调糸东流空手道为君子是为修行圆满的人格和崇高的人生目的而进行空手道修行。

 

 

刚 柔 流:创始人是宫城长顺。该流系南舟北马中的南派功夫,系统来自南少林拳白鹤门。其流派的名称就来自白鹤门流传秘书《武备志》中的一句法刚柔吞吐身随时应变因此得名刚柔流。该流派空手道有明显的南拳特色,以小架三战步、猫足立为主,讲究刚中带柔,柔中带劲,相辅相成刚柔并济。在修行时注重的锻炼。刚柔流共有13个规定型。

 

 

和 道 流:创始人为大塚博纪大塚博纪在昭和85月创设和道流即将空手道与日本柔术合而为一的意思。该流派受到神道扬心流柔术的影响颇深,其中“ 入身转身等更是柔术的技法特徵。和道流最具特色的是格斗技术,是极少数在格斗中能体现流派特徵的空手道

 

 

                                   三大体系

 

“传统空手道”:敬畏空手道“一击必杀”的威力,在保持传统对抗竞赛模式(“一本胜”赛制)和减少损失空手道特有技术的特点下,采用“寸止规则”来最大化地保证竞赛者的安全性。其代表性组织为JKA、SJKA等传统空手道团体。

“体育空手道”:则是在现代社会和平发展中经过不断改革和创新,而建立起来的一项体育运动,它要求所有的空手道技术的发挥必须是建立在“可控制”的基础之上,全面地发展选手的运动能力同时使运动项目更具备了“安全性、观赏性和科学化”等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在赛制上采用“8分优势胜”方法,其代表性组织为WKF、AKF、JKF等体育空手道竞赛发起与管理组织。

“硬式空手道”:也称“全接触式空手道”,提倡最大化地发挥空手道特有的“一击必杀”威力,在赛制上采用“KO制”方法,其代表性组织为极真会。但其无法被现在国际上主流的空手道界与体育赛事组织所接受与承认。注重商业化运作宣传是它的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