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我们一行34人要去穿越宜昌的“象鼻山”到“文佛山”。据说:穿越“象鼻山”到“文佛山”的线路,是宜昌市户外爱好者必走的经典户外线路之一,而且也是新老驴皆可涉足的户外线路。尤
度娘:宜昌象鼻山: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大约10公里,很形象的石头山,宛若一只巨象静立在山顶,象头、鼻、耳、身皆有,象鼻数人难以合抱,整体栩栩如生,十分罕见。
早起7:30时离开了住宿,前往宜昌“象鼻山”。车行40多分钟到了象鼻山庄,大家下车跟随当驴友向山里走去。沿着崎岖的山路上行,山上植被茂盛,芭茅草丛生;上行没多时就深入无人山谷里,顺着沟谷前行,随之山体以最原始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只见山体像一门巨形大象。
此山就是“象鼻山”,山体属喀斯特地貌,山上岩石裸露,在数百年风雕雨琢、鬼斧神工之后,更是象形附会,惟妙惟肖。在众多奇山异石之中产生了象头、鼻、耳、身等奇景。站在“象鼻山”的山脚下,仰视那垂挂在山体上巨大的大象鼻,栩栩如生,雄伟壮观无比。大家放慢了脚步,随拍,自拍,忙的不亦乐乎!。
拍完照我们来到了象鼻山左侧的岩屋下,岩屋又称岩龛,是悬崖下的浅溶洞,它主要是由地表水冲蚀、溶蚀或风蚀的结果,此山岩屋是当人的羊圈;大家站在岩石上眺望,远山如黛。近处左上侧有石峰数座,倚天而列,对面是一组组山峰形如骆驼踽踽行行。
随后大家向“象鼻山”另一边前行,环过一处山角又见二处小岩屋,岩屋下只能过人;再向前行走越过一围栏后,山体就开始发生变化,随处可见河卵石的土层,层层叠叠的河卵石与山土相容在一起;早上一上山时,大家就发现“象鼻山”周边上到处都是河卵石与泥土包溶在一起,好似废弃的建筑垃圾。当时有驴友说:或是建公式,或是民国时期的碉堡。但随着一步步走向山的深处,山体悄然露出在绿意盎然之上,这才发同山体时不时给我们一丝惊呼。
到了一处陡坡,坡度有50多度,胆大的驴友徒手登爬,多数驴友都是借助绳子向上登爬,爬到山脊后又沿着山脊时上时下的过了几座山;在山脊观景平台观看“深山含笑”驴友留下的字迹“文道山——主峰688米”。
极具挑战的线路多处是危险的路,大多山体都是裸露出来的泥沙和鹅卵石,鹅卵石光滑;特别是山高陡峭,两边是万丈悬崖,稍有不慎就会落下山去粉身碎骨。大家凭借岩石、树枝、藤条,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顺着山形下山时,坡陡的遛滑更让人恐怕,大家只能屁滑下行。
当大家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登爬以最后一座山峰时,远山传来“文佛山”礼佛洞的钟声。又经过一番跋涉来到半山腰寺庙,站在庙前眺望文佛山寺,它在远方的群山之上,由于太累多数驴友顺着山梯下山休息。
艰难的攀爬,自然的生态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坦然开阔的感觉,也让大家真正的感受到了提升体能,超越自我经典的户外线路。
http://s15/mw690/001TQgDkgy6VgTyVC3Q7e&690
http://s6/mw690/001TQgDkgy6VgTyYuFf55&690
http://s16/mw690/001TQgDkgy6VgTz10fB8f&690
http://s14/mw690/001TQgDkgy6VgTzDh8Nfd&690
http://s14/mw690/001TQgDkgy6VgTAjitnad&690
http://s14/mw690/001TQgDkgy6VgTBemYJ8d&690
http://s8/mw690/001TQgDkgy6VgTEkwuj57&690
http://s4/mw690/001TQgDkgy6VgTCP7x183&690
http://s10/mw690/001TQgDkgy6VgTCSaetf9&690
http://s1/mw690/001TQgDkgy6VgTIrBgA20&690
http://s7/mw690/001TQgDkgy6VgTJiWguc6&690
http://s14/mw690/001TQgDkgy6VgTKBqON0d&690
http://s8/mw690/001TQgDkgy6VgTNByiH97&690
http://s13/mw690/001TQgDkgy6VgTO2d7Scc&690
穿越经典的户外线路“象鼻山——文佛山”
http://bbs.8264.com/thread-5157813-1-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