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章,辨太阴病形证治(217-270)第224条

(2017-08-18 07:01:20)
标签:

夏红光重编

重解《伤寒论》

              第四章,辨太阴病形证治(217-270)第224条

                  二,太阴里证

                  <一> 太阴病脾寒证

224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398)

理中丸方下有作汤加减法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词解:

宋本: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两者意思相同。

脐上筑:筑者捣也,形容脐上跳动不安如有物捶捣。

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

解读、点评:得霍乱后,吐利伴有头痛、发热、身疼痛,是霍乱兼有太阳表证。假如发热多,想饮水多,且小便不利,是外感风寒,内有水湿,胃肠失和,膀胱气化失司所致,用五苓散主治。五苓散外解表寒,内利其湿,则吐利并止。假如恶寒多而发热少,甚至畏寒,不口渴,口淡无味,为脾虚寒,用理中丸(汤)主治。

理中:人参、灸甘草补脾益气,干姜、白术温化寒湿,阳升寒去,清气得升,浊阴得降,则吐泻自止。本方用丸剂,则病轻;用汤剂,则病重。理中汤(丸)是治太阴虚寒证的主方,其运用要点为腹泻越甚而腹胀不减,时腹自痛,不欲饮食,不口渴,或胃脘冷痛,或下利清谷,脉沉迟无力,舌淡苔白润。临床上有吃冷冻食品的经历,如冻啤酒,雪膏,冷饭,冷水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