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章,辨太阴病形证治(217-270)第217条

(2017-08-02 06:46:23)
标签:

夏红光重编

重解《伤寒论》

第四,辨太阴病形证治217-270)第217条

                      一,太阴病病因、特点

    217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此为阳去入阴也。[269]280)

词解:

宋本: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此为阳去入阴也。[269]两者意思相同。

阳去入阴:此阳为表,阴为里之义。邪由表入里,叫阳去入阴。

解读、点评:得伤寒六七天,外无大热,但其人躁动心烦,这就是表邪离表入里。阳明少阳都有躁烦,如果兼大便燥结,大汗,大热烦渴,那么为阳明经躁烦;如果兼寒热往来,胸肋满痛,那么为少阳经躁烦。三阴经也有躁烦:太阴兼下利,少阴兼口燥舌干,厥阴兼心中疼热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