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红光中医
夏红光中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217
  • 关注人气:1,1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章,辨少阳病形证治(172-216)第185条

(2017-06-26 06:23:43)
标签:

夏红光重编

重解《伤寒论》

第三章,辨少阳病形证治(172-216)第185条

                       小柴胡汤证方

小柴胡汤禁忌

185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104)

词解:

宋本: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两者意思相同。

必下重:便时肛门有重坠感。

 

解读、点评:得病六七天后,脉迟浮弱,恶风寒,为表邪不解内挟湿邪;手足温,湿中夹热,因为阳气足则手足温。面对表证,医者却接二连三用攻下,既引外邪入里,又损伤中阳,中阳弱则不能食。脾阳虚而寒湿郁积于胁下,则胁下胀满痛;脾寒运化差,少阳胆气不降,反而迫使胆汁外溢于皮、眼,则面黄目黄身黄。寒湿滞于颈项,则颈项强。中气不足,则解小便难。面对脾阳虚的寒湿黄疸证,可给与小柴胡汤,则阳虚证则用清法,反而使阳虚更甚,必致脾虚气陷,导致解大便后必下重。脾阳虚,气化不足,津不上达则口渴;水饮内停于胃,拒饮于外,则饮后易呕。因此用小柴胡汤反而不中用,反而饭后则哕(呃气)。所以脾阳虚的寒湿黄疸,非小柴胡汤能治,是小柴胡汤的禁忌。这是其一。其二,不能一见胁下满痛,或呕,就不去四诊合参,辨证评价,就一概用小柴胡汤治疗。这也是小柴胡汤的禁忌。脾阳虚的寒湿黄疸证,可用茵陈理中汤等治疗。总之中焦虚寒、脾虚水停者,禁用小柴胡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