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辨少阳病形证治(172-216)第174条
(2017-05-31 06:23:03)
标签:
夏红光重编重解《伤寒论》 |
第三章,辨少阳病形证治(172-216)第174条
174,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265](277)
词解:
宋本:“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一云躁。”[265]两者意思相同。
解读、点评:伤寒,虽头痛发热,但脉弦细,已属于少阳病。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故不可以发汗。如果误发汗,则汗多伤津,津伤则阳明胃肠燥热,燥热上拢心神则谵语生。如果胃肠津液自我恢复平衡,则病愈。如果不能恢复平衡,不仅有谵语,而且燥热上扰心神则心烦和心悸。
此条有三点意思:一是头痛发热,脉弦是少阳证,不是太阳表证;二是少阳病禁汗;三是少阳证经妄汗后,变为阳明腑实证。
以上三条也说明少阳病的特点:“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少阳病三禁:禁吐、禁下、禁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