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展示馆【3】第二乐章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国歌展示馆历史文化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 |
1934年冬,田汉在上海山海关路274弄11号创作了《风云儿女》故事梗概
电影《风云儿女》胶片附胶片盒
剧务:吴引波【左图】
洗印:毕志萍【中图】
场记:邓溥民【右图】
3.经典之作
上海荆州路405号电通公司内景【上图】
1935年1月20日,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下图】
电通公司剧组前往杭州取景途中
1935年5月中旬,影片《风云儿女》摄制完成【上图】
影片《风云儿女》剧照:男女主角辛白华(中,袁牧之饰)阿凤(右,王人美饰),梁质夫(左,顾梦鹤饰)【下图】
4.《电通》画报第二期《风云儿女》剧照集影
《聂耳纪念集》,1935年12月31日(复制品)
王人美漫画照片之一,作者叶浅予
5.影片《风云儿女》主演
阿风:王人美【左上图】
辛白华:袁牧之【右上图】
史夫人:谈瑛【下图】
梁质夫:顾梦鹤【左上图】
徐家珍:陆露明【左下图】
凤祖:王桂林【右上图】
凤母:高逸安【右下图】
女房东:王明霄【上图】
舞女甲:周旋【下图】
影片《风云儿女》拷贝,共9本
6.《电通》画报第1-13期(复制品)
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35年5月起。
第一、第二期
第三、第四期
第五、第六期
第七、第十三期
第八期
第九、第十期
第十一、第十二期
7.《风云儿女》的诞生
1934年底,田汉完成了故事梗概。电通公司边由夏衍撰写分场脚本,边开始拍摄。

1935年5月中旬,影片制作完成,一部中国现代电影经典之作诞生。
二、《风云儿女》拍摄场景复原
1.主演袁牧之、谈瑛
2.主演顾梦鹤、王人美


3.主演:陆露明
陆露明,广东中山人,1917年出生在沈阳,中国著名电影女演员。因主演《少奶奶的扇子》一举成名,先后拍摄影片30余部。1932年,组织话剧团在苏州演出话剧。曾考入联华影业公司附设的演员养成所。
1935年入电通影片公司参演影片《风云儿女》。随后在明星、新华、华新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小玲子》,《日出》等。1942年后在中联出演《艳阳天》等影片。
四、词作者田汉
长沙田汉故居【左上图】
1924年,田汉在上海日晖里住所创建了南国社,开展文学、戏剧活动【左下图】
南国社时期的田汉【右图】
南国社全体社员在南京【左上图】
1928年1月,田汉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左下图】
1929年5月,田汉创办了《南国》月刊【右图】
1926年,田汉与人合办了南国电影剧社,此为田汉(前左三)和南国电影剧社成员在上海斜桥摄影场前【左图】
1929年8月,田汉创办了《南国》周刊【右图】

1935年田汉悼聂耳的七律诗手稿【左图】
1938年春,田汉(右四)与文化界友人在武汉【右图】
1936年冬,田汉(后右一)、阳翰笙(前左二)和友人在一起。
1947年,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田汉(前左二)与会员合影
1947年在上海鲁迅墓前。左起:于伶、郭沫若、许广平、冯乃超、田汉、周信芳
1947年,演剧九队在无锡首次公演话剧《丽人行》 ,田汉(中坐者)与九队全体合影
田汉(右)与京剧《谢瑶环》的演员在一起
远方出版社《中国戏剧魂田汉》【左上图】
四川文艺出版社《田汉创作侧记》【右上图】
田汉漫画像照片,作者丁聪【下图】
2.佳作丰硕
1946年底至1947年春田汉创作的多幕剧《丽人行》,通过三个女性的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受到广泛好评,1949年由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拍摄成电影【上图】
由田汉编剧的话剧《关汉卿》,1958年在北京公演,获得巨大成功【下左图】
1950年田汉根据传统神话剧《白蛇传》改编为25场京剧《金钵记》, 1953年修改后,恢复原剧名《白蛇传》【下右图】
1960年田汉编剧的历史剧《文成公主》,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上图】
1961年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写的京剧历史剧《谢瑶环》,由中国京剧院首演,杜近芳饰谢瑶环【下图】
3.相关文献
《戏剧魂——田汉评传》【左】、《田汉全集》【右】
《天涯歌女》歌片【左】、《田汉传》【中】、《田汉研究》【右】
《纪念田汉100周年电影艺术研讨会》请柬【左上】
《纪念田汉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请柬【左下】
《田汉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逝世十五周年纪念会》请柬【中】
《田汉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逝世十五周年纪念会》宣传册【右】
《田汉词作歌曲集》
《田汉代表作(上、下)》【左】
《田汉专集》【右】
田汉用过的钢笔(复制品)【左】
“田汉”印章(钱瘦铁篆)(复制品)【中】
“寿昌”印章(许秉铎篆)(复制品)【右】
田汉用过的帽子(复制品)【左】
田汉的眼镜(复制品)【右】
五、曲作者聂耳
1.乐坛之光
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号聂耳故居【上图】
1924年,私立求实小学学生乐团与教师合影(前排左一持三弦者为聂耳)【上图】
1925年聂耳全家合影(前排左二席地而坐者为聂耳)【下图】
1928年聂耳在云南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时的留影【右上图】
上海市公平路185弄86号聂耳故居【右下图】
1930年1月26日,聂耳(前)与友人张庚侯在昆明合影【左图】
聂耳(后)与明月歌舞剧社演员。(前排左起)王人美、于知乐、胡笳合影【上右图】
1931年5月,聂耳(右)与王人美在南京鼓楼旅馆门口留影【中右图】
聂耳从小喜欢孩子,这是他抱着曾辅导过的小演员黎铿留影【中中图】
1933年聂耳(中)与金焰(右)、吴永刚合影【上左图】
1933年9月18日聂耳的工作照,聂耳手书“四只耳朵在飞机上”【中左图】
1933年9月,在浙江石浦拍摄《渔光曲》时聂耳(左)与蔡楚生合影【下左图】
1933年,担任影片《母性之光》剧务的聂耳(右)与扮演舞女的演员谈瑛【右图】
1933年,演员陈燕燕为影片《母性之光》演唱插曲,聂耳为她伴奏【左图】
1933年,聂耳拉着小提琴,帮助影片《母性之光》中的演员酝酿情绪。
聂耳(拉小提琴者)与任光(弹钢琴者)在合奏【上图】
1933年后,聂耳任百代公司音乐部副主任,图为他的办公室【下图】
聂耳在钢琴旁研究音乐创作
1934年,聂耳仿照南洋风俗,戴上花环自弹自唱话剧《回春之曲》的插曲《梅娘曲》。
1934年,聂耳(前排左一)在话剧《回春之曲》演出后在后台与演员合影。
2.战斗年华
1929年聂耳(右)在省立师范学校参演《克拉维哥》,饰玛利亚
1933年冬天,聂耳为女报童“小毛头”(杨碧君)谱写了《卖报歌》
雕塑《卖报歌》
《聂耳冼星海歌曲选》【左上图】
《聂耳音乐作品选》【中上图】
《冼星海聂耳歌曲选》【左下图】
《聂耳歌曲选集》【中下图】
《聂耳的创造》【右图】
1933年,聂耳在影片《城市之夜》中扮演乐手【右图】
1933年,在影片《母性之光》中扮演黑人矿工的聂耳(右)与何非光在杭州【左图】
1933年,聂耳(右二)在影片《渔光曲》中扮演遇难幸存的渔民【上图】
1933年,聂耳在影片《小玩意》中扮演实油炸臭豆腐的商贩【下图】
1934年,聂耳在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扮演码头工人老王【右图】
聂耳生前未发表的文稿《观中国哑剧〈香篆幻境>后》【左图】
《聂耳冼星海作品选》(一)至(五),唱片
《聂耳全集》【左】
《聂耳歌曲选》【右】
3.人民的音乐家
聂耳主要作品年表
聂耳八岁时吹号的留影
聂耳用过的笛子(复制品)【上】
聂耳用过的箫(复制品)【下】
聂耳用过的小号(复制品)
聂耳用过的六弦琴(复制品)
聂耳用过的谱架(复制品)与皮箱(复制品)
著名演员赵丹在电影《聂耳》中饰演聂耳时使用的小提琴
《聂耳绘画》习作摹本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音乐会》节目单【上】
《聂耳冼星海纪念文集》(第一集)【下】
《新音乐运动的旗帜——聂耳同志》,1949年编【左】
《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十九周年音乐会》节目单【右】
革命历史歌曲《大路歌》聂耳曲【左】
革命历史歌曲《工农一家人》聂耳曲【右】
革命历史歌曲《毕业歌》聂耳曲【左】
革命历史歌曲《前进歌》聂耳曲【右】
聂耳纪念章
《聂耳作品演唱会》节目单,1955年7月上海文化广场
1.志同道合
2.永久纪念
说明:本文根据2021年9月1日下午和9月27日下午现场参观所得素材撰写。
下集预告:第三乐章更多内容敬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