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博馆”之七】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七)

标签:
乒乓球运动体育历史爱国主义教育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 |
第二部分
(三)铸就辉煌
4.团队登顶
在第26届和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连续获得3项冠军。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又夺得5项冠军,中国女将也打了“翻身仗”。十年磨一剑,中国队集体攀登上了世界乒坛的最高峰。
由于“文革”的历史原因,中国队缺席了第29届和第3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61年,中国男队在第26届世乒赛上第一次荣获团体冠军。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向中国队授斯韦思林杯。
中国队在第26届世乒赛上喜获男子团体冠军。左起:李富荣、傅其芳(教练)、徐寅生、王传耀、庄则栋、容国团、张钧汉(领队)、姜永宁(教练)。
1961年4月14日,第26届世乒赛结束后,副主席董必武和邓小平、彭真、李富春、贺龙、李先念、陆定一等接见了中国队参加本次世乒赛的全体成员
1961年,邱钟惠在第26届世乒赛上夺得单打金牌,吉·盖斯特杯首次刻上中国人的名字。邱钟惠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荣获第26届女子单打世界冠军邱钟惠和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庄则栋的合影
邱钟惠在比赛中正手攻球(上)
手捧奖杯的邱钟惠登上了冠军领奖台。第2名为弗尔迪·高基安(匈牙利),王健(中国)和松崎君代(日本)并列第3名(下)
在第26届世乒赛上,中国队首次囊括男子单打前三名。图为登在领奖台上的庄则栋(冠军)、李富荣(亚军)和并列季军的徐寅生、张變林
北京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秩序册,1961年
梁焯辉手记——中国乒乓球队技术,梁晓芸捐赠
容国团参加26届世乒赛时的总结,1961年,广东体育学院捐赠
第26届世乒赛国家男女队赛后合影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章,1961年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盘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第26届训练计划,1961年,教练梁焯辉家属梁晓芸捐赠(左)
第26届世界比赛总结(中)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第27、28届世乒赛训练计划,教练梁焯辉家属梁晓芸捐赠(右)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成绩册,1961年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画册,1961年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席蒙塔古(右)在飞机场受到本届锦标赛组织委员会主席荣高棠等的热烈欢迎
各乒乓球协会的代表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
(2)第27、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张燮林和王志良(右)在第27届世乒赛双打比赛中夺魁,为我国获得了第一块男子双打金牌
在第28届世乒赛上,中国队首次包揽5项冠军,图为参赛的全体运动员合影
前排左起:狄蔷华、仇宝琴、周一玲、郑敏之、林慧卿、冯梦雅、李莉、梁丽珍、李赫男
后排左起:廖文挺、马金豹、徐寅生、胡道本、陈盛兴、周兰荪、张變林、庄则栋、余长春、李富荣、王家声、苏国熙、于贻泽
1965年,第28届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世乒赛,中国女队第一次获得考比伦杯
李赫男和梁丽珍在团体赛中充当开路先律,为夺冠扫除了障碍
团体决赛中,中国队派出林慧卿和郑敏之两位削球手迎战日本队,3:0战胜对手
教练员容国团(捧杯者)率队登上冠军领奖台,运动员是(左起)梁丽珍、郑敏之、林慧卿和李赫男
中国男队夺得第28届世乒赛冠军,首次实现了团体赛“三连冠”。日本队和朝鲜队分列第2名和第3名。
第28届世乒赛上,中国队首次包揽男子双打前3名。左起:王志良和张變林;徐寅生和庄则栋;余长春和周兰荪;王家声和李富荣
在第28届世乒赛的双打比赛中,林慧卿和郑敏之的削球组合顺利登顶,波普杯上第1次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
第28届世乒赛结束后,国家体委副主任蔡廷锴同志去机场迎接以荣高棠为团长的代表团凯旋
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职员表(农村版),1965年
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职员表(上集),1965年
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仪式,1965年,许绍发捐赠
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运动员教练员合影,1973年
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宣传卡片,卡片人物分别是庄则栋、李富荣、邱钟惠,1965年
(3)乒坛名将造像印,彭大罄刻赠
5.勇攀高峰
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重登世界乒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乒乓健儿知难而进、勇攀高峰,保持了我国乒乓球技术的领先地位。
1971年,在第31届世乒赛的混合双打比賽中,张燮林和林慧卿默契配合、成功折桂,茲·赫杜塞克杯上首冰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
郗恩庭是1973年第32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八强中唯一的亚洲运动员,他横扫欧洲劲敌后夺冠
1975年,中国队在第33届世乒赛上夺得男团冠军,擅长高抛发球的许绍发(左)和削球手陆元盛(右)是主力队员
1973年,胡玉兰获得了第3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也是中国队第33届世乒赛女团夺冠队员之一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队员梁戈亮
在第33届至第35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夺得了女团三连冠,张立是三届主力队员之一。图为张立(左)在对韩国队李艾莉萨比赛中
1979年,葛新爱(左图捧杯者)在第35届世乒赛上荣获女子单打冠军(左)和混合双打(与梁戈亮合作)冠军,还是中国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右图左2)
1971年,李景光在第31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三次出场立下汗马功劳。图为李景光在当年11月举行的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中,与多哥运动员在赛前交换队旗
《友谊第一
《明星璀璨——记乒乓球运动员黄亮》手稿,赵小勇撰写(左)
《璞玉——记乒乓球运动员朱香云》手稿,辽宁日报徐霄杨撰写(右)
6.全胜传奇
1981年4月14日至26日,在南斯拉夫诺维萨德举行的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首次囊括了全部7座冠军奖杯,同时包揽了5个单项的亚军。这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赛55年来的空前奇迹,也是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中不断摘金夺银的新起点。
中国乒乓球队囊括第36届世乒赛7座奖杯全体人员合影
左起:施之皓、谢赛克、郭跃华、李振恃、李富荣(教练员)、张燮林(教练员)、齐宝香、童玲、曹燕华、张德英、黄俊群
女子双打包揽前3名。左起:童玲和卜启娟,张德英和曹燕华,黄俊群和阎桂丽
中国男队从匈牙利人手中重新夺回了斯韦斯林杯
男子双打获得金牌和银牌。左起:郭跃华和谢赛克,李振恃和蔡振华,舒尔贝克和斯蒂潘切奇(南斯拉夫)
童玲在第36届世乒赛中荣获女单冠军
郭跃华在男子单打比赛中夺冠。图为郭跃华和蔡振华比赛中的正手猛攻
第36届世乒赛,谢赛克和黄俊群以3:0战胜队友陈新华和童玲,获得了混合双打的冠军
1981年5月4日,中国乒乓球队自诺维萨德载誉归来后,参赛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邀到清华大学访问,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被评为第36届世乒赛最佳教练员的李富荣(左图)
李富荣总教练为清华大学师生作第36届世乒赛盛况报告(右图)
人们热烈欢迎女队主教练张燮林
第36届诺维萨德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金牌,1981年
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奖牌,童玲提供
《乒乓世界》报道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新闻,1981年
第38届哥德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邮票,国家邮政总局发行,1985年,蔡振华童捐赠
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童玲比赛运动服,童玲捐赠
童玲是20世纪80年代的优秀运动员,是第36、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曾获得多项世界冠军
7.长盛不衰
在此期间,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男队曾4次不敌瑞典队,但乒乓健儿们不忘初心,牢记为国争光的使命,经过数年奋发图强走出了低谷。近20年,中国队又培养出47位世界冠军,谱写了新的篇章。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曹燕华获女单和混双两项冠军
在第37和第38届世乒赛中,戴丽丽两次获得了女双冠军。第37届戴丽丽(左)与沈剑萍合作夺冠后向观众致意(第38届的合作者是耿丽娟)
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嘉良在第38、39届世乒赛中两次获得男单冠军,他还是当时中国队出征团体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9年,在第40届世乒赛上,乔红获女单、双(与邓亚萍合作)2项冠军
在第38、39届世乒赛中,中国队两次获得了男团冠军,陈新华是连续出征这两届世乒赛的主力队员之一。第38届夺冠时的欢庆场面,左起:江嘉良、许绍发(教练员)、陈新华、陈龙灿、王会元、谢赛克
2000年2月,第45届世乒赛,中国队第13次捧得考比伦杯。左起:王楠、李菊、陆元盛(教练员)、张怡宁、王辉、孙晋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陈子荷、高军采用中国传统直拍打法,一举夺得女双冠军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刘伟和乔云萍获女双冠军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邓亚萍获女双冠军(与乔红合作)。第41届世乒赛,邓亚萍又夺得单打冠军
前国手陈淑萍比赛训练用拍
江嘉良用过的球拍附签名,国际乒联博物馆提供
邓亚萍的运动服、球拍,国际乒联博物馆提供
世界冠军签名球拍,王於毅捐赠,球拍上有世界冠军曹燕华、王励勤和李惠芬签名
乔红使用过的球拍,国际乒联博物馆提供
《黄联安诗文选集》,1991年
黄联安老师赠于乒乓球世界冠军江嘉良之父江养安的诗集,书中有赞誉江嘉良的诗歌并有亲笔题词,该书由中山市教育委员会编。
《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
该书主要讲述了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的运动经历,邓亚萍当年将此书赠送给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
第32届新德里世乒赛纪念封,1987年
8.再创辉煌
中国乒乓健儿在8届奥运会的32枚金牌中夺得了28枚,夺金率约88%;创造了“大满贯”选手占世界90%的奇迹;还涌现了一批善打硬仗恶战的夺冠尖兵。他们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坚韧和智慧给世界体坛带来了一系列的惊奇。
(1)中国的“大满贯”
“大满贯”是指集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世界杯三个单打冠军称号于一身的运动员。至2016年为止,全世界仅有10位运动员获此殊荣。除瓦尔德内尔(瑞典)之外,其他9人全为中国运动员。以下成绩记录了他(她)们在世界三大赛事中首次夺冠的足迹。
邓亚萍(女):1991年第41届世乒赛、1992年奥运会、1996年世界杯
王楠(女):1997年世界杯、1999年第45届世乒赛、2000年奥运会
刘国梁(男):1996年奥运会、1996年世界杯、1999年第45届世乒赛
孔令辉(男):1995年第43届世乒赛、1995年世界杯、2000年奥运会
张继科(男):2011年第51届世乒赛、2011年世界杯、2012年奥运会
张怡宁(女):2001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05年第48届世乒赛
李晓霞(女):2008年世界杯、2012年奥运会、2013年第52届世乒赛
丁宁(女):2011年第51届世乒赛、2011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
马龙(男):2015年第53届世乒赛、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
(2)夺冠尖兵
在第45届至第47届世乒赛的单打比赛中,王楠曾连续三届获得冠军
第46届世乒赛团体赛的半决赛,刘国正挽救了7个赛点战胜韩国选手金泽洙,为中国队进入决赛拿下了关键的1分
采用我国独创的直拍横打打法的王皓,在2009年夺取了第50届世乒囊的单打冠军。
在第46、48、49届世乒赛上,王励勤三次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
曾连续两次(第50、51届)获得世乒赛混双冠军的曹臻(女),图为第51届与张超夺冠后合影
(3)冠军球拍、球衣
王励勤的球衣,王励勤捐赠
张怡宁的球衣,张怡宁捐赠
马琳的球衣,马琳捐赠
王励勤签名球拍,国际乒联博物馆提供
王楠签名球拍(左)
张怡宁使用过的球拍附签名,2009年(右)
王皓签名球鞋,美津浓公司捐赠
张继科的比赛球鞋,张继科捐赠(左)
李晓霞签名球鞋,美津浓公司捐赠(右)
(4)明信片
辉煌的战绩明信片,国际乒联博物馆提供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更多精彩,敬请待续
说明:本博文根据2021年7月6日和7月31日下午现场参观所得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