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021-07-19 11:23:25)
标签:

博物馆

历史

乒乓球运动

体育

文化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

第一部分  国际馆

(四)技术演革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为了增强比赛的对抗性,提高乒乓球运动的观赏价值,乒乓球器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革。

1.乒乓器材

乒乓球、球台、球网和球拍是广大乒乓好者和运动员较为熟悉的乒乓器材。它们在体积、外形和性能等方面发生的细微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乒乓球的速度、旋转、弧线、落点等。

1)乒乓球

早期的乒乓球大多用软木或橡胶等材料做成,有时包上一层棉线。

赛璐璐球大约出现在1890年,其弹跳力有了较大提升。早期乒乓球比赛用球直径为38mm、质量为2.5克,一直被使用至19999月。

200010月起使用直径为40mm、质量2.7克的大球。由于直径和质量的增大,球体飞行的阻力也随之加大,减弱了球速和旋转,有利于减少击球的失误。后来又改用40mm+的乒乓球,基本上也是延续了以上思路。

2016年启月燃点较高的塑料球,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性。塑料球的材质偏硬、质量增加,要求击球力量加大。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塑料球,2014年至今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赛璐璐球(40毫米),2000-2014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硬质赛璐璐球(38毫米),1937-2000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软质赛璐璐球(38毫米),1900-1937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软木球,19世纪90年代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印度橡胶材质球,19世纪90年代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橙色网线球,19世纪90年代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布面材质橡胶球,19世纪90年代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球拍

球拍演变的大体过程:网线拍-羊皮拍-木拍-胶皮拍-海绵拍-胶皮海绵拍。

目前较流行的胶皮海绵拍,可分为反胶海绵拍和正胶海绵拍。反胶海绵拍因其旋转和速度性能俱佳,而被各种打法的运动员所采用;正胶海绵拍又分为生胶和长胶等多种,生胶主要适用于快攻打法、长胶大多用于削球打法。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长柄网线拍(左);短柄网线拍(右),19世纪90年代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长柄篮状拍(左);短柄篮状拍(右),1902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木板拍(左),20世纪初;木制格纹木板拍(右),1902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皮革圈贴面球拍(左),20世纪初;颗粒胶皮拍(右),1902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正胶海绵拍(左);反胶海绵拍(右)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3)球台与网

早期乒乓球台的宽度为146.4cm,球网高度是17.3cm。加之当时大多数使用弹性较小的颗粒胶皮拍,易守不利攻,导致比赛冗长乏味。

随着乒乓球竞技的发展及球拍材料的改革,球台的宽度和球网的高度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球台的宽度扩展至152.5cm,球网的高度降至15.25cm,球桌的长度为274cm,球台高度为76cm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4)技术打法

乒乓球运动是对抗双方以人体动力为主体,受控球拍为中转,击球受力反向运动为载体,双方人球组合限制与反限制,隔网动态抗衡,球性和节奏变化复杂的小球运动。每击出一板球,带有五个物理要素:旋转、速度、力量、弧线和落点,它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辅相成。要素的构成和发挥,与器材及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打法有关。

以下介绍的22种打法类型是乒乓球运动的“非物质遗产”。“以古为鉴,可知兴替”,让我们一睹近百年世界冠军的风采。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直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不同性能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正手单面拉弧圈球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不同性能制中反攻型打法、不同性能攻防结合型打法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横握球拍中近台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多媒体展示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五)魅力乒乓

风行世界百年的乒乓球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增进友谊、维系情感的纽带,也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乒乓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国界,传递着人类对和平友爱的永恒追求。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1.友谊之桥

小小“银球”似欢快跳跃的音符,回荡于五洲四海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各国乒乓球运动员和广大乒乓爱好者互相切磋交融,倘伴在和谐欢畅的氛围之中。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斯韦斯林俱乐部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各国间的乒乓球友好交流活动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明星政要积极参与乒乓运动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乓元素瓷器茶壶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9届斯德哥尔摩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品——烟灰缸,1967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乓主题的瓷碗和瓷碟,20世纪70年代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黄铜雕像,1938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乓雕塑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乓盘(左);乒乓雕塑(右),20世纪80年代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乓球协会会章(上左);

第二届亚非拉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纪念牌,1973年(下左)

第四届亚非拉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纪念牌,1980年(下右)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绍勒尔签名球拍(绍勒尔是现任斯韦斯林俱乐部主席),1965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国际友谊之歌》,1954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和平体育

鉴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在人文关怀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世界和平与体育组织于2009年向它发了“和平体育项目奖”,2015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又被该组织提名为“年度最佳协会”。如在国际乒坛发生的“乒乓外交”和“朝鲜联队”等故事,不仅在体育界传为美谈,甚至对世界和平的局势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乓外交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时代》杂志——中美乒乓外交,1971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012年体育运动精神奖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009年和平体育奖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010年和平体育奖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007年亚洲和大洋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奖牌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011年国际乒联欧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金、银、铜牌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世界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奖牌,2010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布理球拍,2008年北京残奥会金牌得主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残运会金牌得主施密特球拍、宣传卡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残疾运动员打球照片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残疾运动员主题明信片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3.朝鲜联队

1991年举行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馆标赛上,朝鲜半岛第一次组成联队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朝鲜联队由以李粉姬、俞顺福、玄静和、洪次玉为主力的强大阵客组成,在对阵由邓亚萍、乔红、高军和陈子荷组成的中国女于乒乓球队时,经过激烈苦战,以32力克中国队,捧起考比伦杯,成就了乒坛的一段佳话。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41届千叶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朝鲜联队队旗,1991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朝鲜联队的李粉姬(朝鲜,左)与玄静和(韩国,右)在比赛中的默契配合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朝鲜半岛人民的心声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4.中朝组合双打夺冠

朴英玉(朝鲜)、杨莹(中国)的跨国组合,1977年在英国伯明翰市举行的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女子双打冠军。图为授奖仪式的场景。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5.瑞典发行纪念邮票

为庆祝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举行,瑞典在1985年发行了纪念邮票。图为发行仪式,右侧是一号种子选手蔡振华(中国),左侧是二号种于选手瓦尔德内尔(瑞典)。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6.纯洁体育

随着乒乓球运动在198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该运动作为一项正式的奥林匹克运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国际乒联)修改其规章制度,以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及其反兴奋剂政策。这包括根据官方公布的禁用药物清单设立相关的检测,用以测试运动员是否使用药物以提高运动成绩。

这项检测话动始于1991年在日本千叶举办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如今,在世锦赛、奥运会以及其他赛事中均采用随机的方式来进行兴奋剂检验。

1999年底,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成立,致力于制定和监测《世界反兴奋剂守则》,同时对兴奋剂进行研究,教育人们兴奋剂的危害,以及及时更新兴奋剂药物名单。

国际乒联是反兴奋剂条例的签署方。它将继续通过其完善的测试计划来监控我们的乒乓球运动。

总而言之,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纯洁的运动。国际乒联将继续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发扬纯洁体育运动的精神,以此来维护和推广乒乓球运动。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六)国际乒联名人堂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1993年,国际乒联创设名人堂以表彰技艺超群的乒乓球运动员和对世界乒乓球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1991年,国际乒联主席获村伊智朗最早倡议设立国际乒联名人堂。名人堂主席美国人J·H·麦克卢尔推动了名人堂的成立。只有在奥运会或世乒赛上共获得过5块金牌的运动员才能成为候选人。每两届世乒赛期间对候选人资格进行评审,并举办仪式和晚宴。至今已有63名运动员和3名官员进入名人堂。

1.名人堂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传说中的荻村伊智朗》、《荻村伊智朗生平》、《狄村的梦想》,2006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关于荻村伊智朗纪念册》,1994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2.世界乒乓球联合会贡献奖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对于各国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你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均授予其贡献奖以资表彰。贡献奖候选人由各个提供,经专家评审后提交执委会讨论决定。

前国际乒联荣誉秘书长A·K·文特先生(英国),在1989年多特蒙德召开的国际乒联成员大会上首次获得了该奖项,至2017年全世界共有120人获得此奖,范围遍布67个国家和地区。以下名单按获奖者所在协会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乒博馆”之四】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四)

国际馆参观告一段落,下集呈现中国馆的更多精彩,敬请待续

说明:本博文根据202176日下午现场参观所得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